兴业银行(601166):资产质量全面夯实 商行+投行扬帆启航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杨荣/陈翔 发布时间:2021-03-31

  事件

  3 月20 日,兴业银行披露2020 年报。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2031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归母净利润666 亿元,同比增长1.2%4Q20 不良率1.25%,季度环比下降22bps;4Q20 拨备覆盖率219%,季度环比提高7pct。业绩和资产质量符合预期。

  简评

  1.资产质量近五年来最佳,不良、关注、逾期规模及占比均下降截至4Q20,兴业银行不良率季度环比大幅下降22bps 至1.25%,不良贷款规模季度环比下降12.5%。前瞻指标亦明显改善,关注率逾期率分别较1H20 下降30bps 和60bps 至1.37%和1.32%,二者均为2015 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关注类贷款规模及逾期贷款规模较年初分别减少27.8%和13.6%。兴业银行加回核销不良生成率亦开始放缓,4Q20 兴业季度环比小幅提高6bps 至109bps,全年来看同比下降6bps 至115bps。与与此同时,兴业银行进一步收紧不良认定标准,2020 年末逾期90 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为65.7%,较1H20 下降20pct。

  风险抵补能力上升至五年最佳。1)信贷方面:拨备覆盖率在股份行可比同业当中仅次于招行,4Q20 季度环比提高7pct,全年提高20pct 至219%,为2015 年初以来最高水平。2)非信贷方面:根据测算,2020 年兴业非标拨贷比(金融投资科目拨备/信托计划及资管计划)同比提高1.2pct 至4.66%。与此同时,兴业债权投资科目计提拨备127.5 亿并核销127.3 亿,我们判断与表外问题资产回表处置有关,预计基本处置清理完毕。

  2.年报清晰披露兴业“商行+投行”带来的收入与存款派生情况,有助于市场紧密跟踪其战略转型进程。

  规模上,表外非传统对公融资增量超过表内增量,对公轻资本化的最直观展示。2020 年兴业对公融资总量达到6.06 万亿元,其中表外非传统对公(债务、权益融资工具、资管产品项下的对公融资等)占比33%。表外非传统对公融资增量为3203 亿,超过表内对公融资增量2909 亿元。

  收入上,投行类、财富管理类收入快速增长,二者对中收贡献超过一半。2020 年兴业投行类、财富管理类同比分别增长66.6%、34.2%至40 亿元和207 亿元,占手续费收入比重分别为9%和49%,合计超过中收贡献一半以上。

  存款上,投行业务带动低成本存款获取。2020 年兴业银行通过同行服务带动客户法定利率存款日均达到3007 亿元,同比增长22.2%,占日均对公存款比重达到9.3%。

  3.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到位,“金融降杠杆”阵痛已过。

  稳健扎实的资产负债表是强劲盈利能力的基础。2020 年营收、PPOP 同比分别增长12.0%和14.8%,较三季报进一步提速,可比股份行同业当中名列前茅。走出2017 年金融降杠杆的“阴霾”,兴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已经调整完毕,截至2020 年末,兴业贷款、存款占比分别达到50.2%、55.6%,均超过50%,未来面对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将更加从容。1)贷款端,兴业银行零售贷款占比较中期提高2.2pct 至43.2%,为历史最高水平,2020年兴业零售贷款收益率同比提高32bps 至6.59%。2)存款端,兴业银行在金融同业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场景生态圈,拓展低成本结算性负债。2020 年,兴业G 端(政府端)、B 端(企业端)日均结算性存款分别为3687亿元、1193 亿元,合计占日均存款比重达到12%。2020 年,兴业银行存款成本同比下降13bps 至2.26%。资产负债两端结构改善叠加同业负债利率下降的利好,2020 年兴业银行净息差同比提高11bps 至2.36%(披露口径)。

  4.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基本面来看,兴业银行资产质量达到近五年最佳水平,资产负债结构重构到位。长期战略方向上,兴业银行“商行+投行”转型进程有效推进,年报在规模、收入、存款等方面进行更为清晰的展示,随着表外规模做大、中收占比提高,最终指向ROE 企稳回升。我们预计,兴业银行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3%、15.2%、15.8%,当前股价对应0.82 倍21 年PB,目标估值1.2 倍21 年PB,维持买入评级和银行板块首推组合。

  5.风险提示

  公司主要面临以下风险:1)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引发银行不良风险;2)全球疫情出现超预期反弹,国内外政策发生变化;3)中国无风险利率中枢大幅上移。

公司研究

中信建投证券

兴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