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近日,中国移动公布 2021年至2022年SPN设备新建部分集采结果,中兴通讯份额位居第二(36%),华为和中兴通讯两家获取份额近八成。
评论:
中国移动SPN 新建+扩容集采结果出炉,中兴通讯份额重回第二,彰显竞争实力5G 无线侧建设进入高峰期,2021 年承载端建投投入有望回暖。为满足700MHz/2.6GHz/4.9GHz 频段的部署需求,中国移动或将进一步扩大部署规模。根据中国移动2021 年规划,中国移动将新建2.6GHz5G 基站12 万站左右,另外,拟与中国广电联合采购700MHz 基站40 万站以上,于2021 年-2022 年建成投产,5G 无线侧投资进入高峰阶段,新一轮承载网建设也将启动。2018 年-2020 年中国移动传输网开支持续下滑,2021 年传输网资本开支计划数同比增长,带动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
中兴通讯在5G 承载网建设扮演重要角色,份额位居前二。中国移动发布的2021 年至2022 年SPN 设备新建项目中,中国移动在26 省采购32976 端SPN 设备,规模约为23.51 亿元(26 省市,根据各家投标报价以及份额计算),集采划分26 个标包,华为获得15 个标包的第一份额,中兴通讯获得11 个标包的第一份额,华为和中兴分别获得约41%和36%的份额,中兴一举反转2020 年新建招标中跌落第三的结果。同期中国移动新一轮SPN 设备扩容采购涉及约18 万端需求,华为、中兴通讯亦位居前二,包揽九成份额。扩容份额一定程度也说明了现网中设备商的份额,体现了中兴通讯在SPN 行业领导地位的稳固
中兴通讯SPN 技术领先,优先受益SPN 产业链规模商用SPN(切片分组网)是中国移动在承载4G/5G 回传的分组传送网络(PTN)技术基础上,面向5G 和政企专线等业务承载需求,融合创新提出的新一代切片分组网络技术方案。SPN 具备前传、中传和回传的端到端组网能力,通过FlexE 接口和切片以太网(Slicing Etherner,SE)通道支持端到端网络硬切片。
2016 年,中国移动在ITU-T 首次提出面向5G 的SPN 传送网技术。如今,SPN 已从概念、方案到产品,并从11个地市1.8 万端的5G 试商用部署,实现全国所有地市及以上城市20 万端的大规模商用。此次集采说明了中国移动在推进SPN 大规模商用的决心,也说明了SPN 技术成熟度、产业链成熟度和5G 网络能力成熟度,未来有望赢得国际上越来越多运营商的认同和采用,利好技术领先的主设备商。
中兴通讯SPN 技术领先,优先受益SPN 产业链规模商用。中兴通讯是SPN 标准化的重要支持者,在已立项的ITU-TMTN 系列标准中,中兴通讯担任其中两个标准的Editor 席位,并牵头推进IETF Inband OAM 草案。今年1 月,中兴通讯首家完成SPN 10M 小颗粒企标方案现网测试,进一步说明了中兴通讯的实力,有望优先受益SPN 产业链规模商用。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在5G 时代的份额提升,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当前的设备商竞争格局有助于中兴通讯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带来超越行业增速的增长。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1/71/85 亿元,对应PE 22/19/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选取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对比如下,公司PE 略高于行业平均,估值合理。
风险提示
1、贸易摩擦加剧;2、5G 建设放缓;3、成本控制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