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收入快速增长,销量市占率持续提高。公司公告2020 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7.97 亿元,同比+26.32%,归母净利润7.32 亿元,同比+12.38%,整机销量22.06 万台,同比增长44.82%,销量市占率达到27.6%,同比+2.9pct。2020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7.72%/6.52%,同比分别-3.58/-1.15pct;2020Q4 实现营业收入37.26 亿元,同比+40.81%,归母净利润1.44 亿元,同比-14.15%,2020Q4 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4.69%/4.43%,同比分别-6.44/-3.41pct,我们认为,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1)会计政策变更导致合同成本存在差异;2)原材料上涨。2020年少数股东权益为5.42 亿元,同比+32.84%。
锂电、氢燃料等新产品持续推出,带来新增长点。根据公司2020 年报,2020年,公司上市新产品车型277 款,其中电动新能源系列叉车105 款;并携精心匠造的G2 系列、G3 系列锂电专用车,K2 系列、G3 系列内燃车,起升高度达12.5 米的前移式叉车,25 吨七层混动堆高机、氢燃料叉车、防爆锂电叉车以及越野伸缩臂叉车、新型锂电牵引车、侧面叉车等30 余款全新产品参加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全方位展示了公司全产业链深度布局的综合实力。
我们认为,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拓展产品线,锂电、氢燃料等重点产品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2/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93/10.42/11.56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21/1.41/1.56 元/股。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竞争力强,未来有望持续直接受益行业的复苏,业绩有望稳定增长,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0 年13-15 倍PE,合理价值区间为15.73-18.15 元/股,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扩大,叉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