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提供买入机会。截止至3 月11 日,恒顺醋业在节后从高位回调已达27.3%左右,PE 下降至65 倍,低于上一年末73 倍水平,对标酱油行业龙头海天味业PE80 倍水平,公司在估值层面已出现买入机会。同时,我们认为,此次回调与调味品板块的基本面无关,食醋子行业的上升潜力趋势仍存在。
公司管理层变更,战略调整有望兑现。2019 年底新董事长杭祝鸿先生上任以来,公司进行较多改革:第一,管理层年轻化,2020 年选任李国权先生、王召祥先生分别担任公司营销总监和副总经理;第二,内控管理方面,采用薪酬激励机制、人才战略并启动数字化重塑项目,提升运营效率,2020 年开始,公司销售人员提薪10-30%不等、渠道返点力度提至3%;第三,销售渠道变革,实行战区制,争取省外市场同时整合海外渠道;第四,以“中国食醋领导品牌”为品牌战略,树立中国醋业领导品牌形象等。
公司一系列的变革,有利于通过增强消费者认知度打开省外市场,布局全国销售渠道,未来盈利能力增强兑现。
食醋由于具有地域间口味差异和各制醋厂工艺区别,目前行业内主要以四大名醋发源地为中心分化四大消费区,并未出现全国性的品牌。
另外,制醋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如恒顺醋业主打食醋类调味品,具有区域认知度,区域市占率高;第二类如海天将食醋作为公司拓展类业务;第三类则是制醋作坊,以低价产品填补区域间竞争空白。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 年,食醋行业CR5 仅16.2%,其中作为镇江香醋代表企业,恒顺醋业位于榜首,市占率为6.5%,行业整合空间巨大。
我国消费升级、饮食健康化等趋势一定程度上推动醋的普及。国务院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提出,到2030 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要实现降低到20%的目标。醋的酸味在一定层面可以替代盐的咸味,并且随着醋饮料、蟹醋、凉拌醋等细分品类的推出,消费推动行业进入扩张期。
公司剥离非调味品业务后,在过去四年保持营利平稳增长,2016 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8.1%,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17.4%。同时,公司注重成本把控,不断提升销售毛利率,从2015 年的38.7%提升至2019 年的48.7%,可见强劲的营运管理能力。
同时,公司在产品端通过数字化平台公司方面的深入战略合作,深入分析市场大盘和消费者需求,并借助供应链系平台将联合线上超市、线下超市,配合到家服务,极大加强拓了终端的销售抓力,实现线上线下价值传递的闭环。2019 年,公司线上销售实现营收9960.51 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8%,占比同比增长64.3%,线上营销成效显著。
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1/2022 整体收入为20.5/23.7/27.7 亿元, 净利润为3.4/4.1/4.9 亿元, 对应EPS0.34/0.40/0.48 元/ 股; 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1/2022 年 57/48/40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出预期风险;收入不如预期风险;公司渠道全国化布局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