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泰来(603659)2020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战略继续纵向延伸

研究机构:中信证券 研究员:宋韶灵/董雨翀 发布时间:2021-03-16

  公司发布2020 年年度报告,实现收入52.8 亿元,同比+10.0%,扣非归母净利润6.2 亿元,同比+3.0%,符合市场预期。公司是人造石墨的龙头,具备全球竞争力,是海外锂电供应链的优质标的,通过深度绑定下游多家锂电龙头客户,随着动力类、尤其是海外客户需求高速增长,产能释放拉动出货增长、产业链整合带来成本下降,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维持“买入”评级。

  事项:2021 年3 月15 日,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实现收入52.8 亿元,同比+10.0%,归母净利润6.7 亿元,同比+2.5%,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2020 年营收52.81 亿元,同比+10.0%,符合市场预期。2020 年公司营收52.81亿元,同比+10.0%;归母净利润6.68 亿元,同比+2.5%,净利率12.6%,同比-0.9pct,扣非归母净利润6.24 亿元,同比+3.0%,符合市场预期。分季度看,2020Q4 营收19.34 亿元,同比+49.1%,环比+32.6%;归母净利润2.52 亿元,同比+31.0%,环比+15.4%;Q4 净利率为13.0%,环比-1.9pcts。

  毛利率平稳,销售费率略下降。2020 年公司毛利率为31.5%,同比+2.1pcts,主要系负极材料毛利率稳步提升。分季度看,2020Q1/Q2/Q3/Q4 毛利率分别为30.4%/30.8%/34.1%/30.6%,四季度回调,主要系疫情影响叠加部分涂覆隔膜业务单价下行因素,隔膜涂覆毛利率下降。费用方面,2020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14.3%,同比+0.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2%/4.0%/5.0%,同比-1.5/+0.7/+2.9pcts,财务费用率3.1%,同比-1.4pcts。

  负极出货同比增长,盈利能力回升。2020 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6.30 万吨,同比+37.6%,实现收入36.3 亿元,同比+18.8%,毛利率31.1%,同比+4.2pcts,主要系受益负极材料原材料针状焦价格下行、公司在碳化、石墨化环节的自供比例持续提升以及高价针状焦原材料库存的逐渐消耗所致。2020 年公司负极单价为5.8 万元/吨,同比-13.4%,主要系平均单价较低的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业务占比大幅提升所致。

  隔膜涂覆去年受疫情影响,今年有望受益下游需求爆发。2020 年公司隔膜涂覆材料出货7.1 亿平米,同比+23.8%,实现收入8.10 亿元,同比+16.6%,毛利率42.3%,同比-4.8pcts,主要系受下游动力电池客户在疫情期间的排产因素影响,规模化生产的竞争优势未能充分体现,叠加部分涂覆隔膜业务单价下行因素。

  2020 年公司形成年产5,000 万平米基膜、3,000 吨涂覆材料及年产10 亿平米的涂覆隔膜加工产能,2021 年下游需求料将爆发,公司隔膜涂覆业务有望受益。

  设备业务平台完成构建,承接订单数量创历史新高。2020 年公司实现锂电设备销售212 台,同比-25.6%,锂电设备收入4.6 亿元,同比-32.7%,毛利率27.0%,同比-0.4pct,主要系内部交付占比提高,以及对部分客户计提减值所致。受益下游主要动力电池客户积极推进产能扩建,目前公司承接订单数量创历史新高,在手订单金额超过15 亿,2021 年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此外,2020 年度公司入股东莞超鸿,形成了对电池紧密叠片技术的突破。公司通过引入技术团队、收购资产等方式完成了对锂电设备业务平台的构建,初步形成包括涂布机、注液机、卷绕机、叠片机、氦检机、化成分容设备、补锂设备等在内的前中后段核心设备产品体系,为 2021 年设备业务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下滑;负极行业产能扩张加速导致竞争加剧、价格大幅下行。

  投资建议:考虑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行业高速成长,调整公司2021/22/23年净利润预测至10.62/13.55 亿元(原预测为10.55/13.47 亿元),新增2023 年净利润预测为17.35 亿元,对应EPS 为2.14/2.73/3.50 元(2021/22 年EPS 原预测为2.42/3.09元),对应PE 为39/30/24 倍。公司是人造石墨的龙头,具备全球竞争力,是海外锂电供应链的优质标的,通过深度绑定下游多家锂电龙头客户,随着动力类、尤其是海外客户需求高速增长,产能释放拉动出货增长、产业链整合带来成本下降,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研究

中信证券

璞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