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璞泰来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四川生产基地项目的公告,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紫宸投资建设20 万吨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一体化项目(全工序),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卓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 亿平方米基膜和涂覆一体化项目,通过四川极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1 万吨陶瓷粉体项目,上述项目均分期实施。
事件评论
璞泰来是锂电负极、涂覆等材料龙头,本次扩张将提高公司的远期盈利预期。截至2020 年底:1)璞泰来拥有负极产能7-8 万吨,未来在江西、溧阳、内蒙、山东均有相关工序的产能扩张,叠加本次四川的扩产,公司有望在2025 年前后形成35-40 万吨负极产能;2)涂覆产能13 亿平左右,分布于东莞、宁德、溧阳等地,已规划产能15-20 亿平,本次四川扩建后,2025 年前后将形成35-40 亿平涂覆产能;3)基膜目前主要为溧阳产线的1 亿平,本次四川扩建后,2025 年将形成20亿平左右的基膜产能;4)此外,涂覆原料等环节也将形成匹配。考虑到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产销有望达到1500-2000 万辆,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达到900-1200GWh,且储能、两轮车等增量市场也会有可观贡献,公司本次扩张意在瞄准中期市场的快速扩容,保障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夯实远期盈利增长预期。
四川将会逐步成为未来国内重要的产业集群,一是基于四川拥有丰富的水电、天然气等资源,璞泰来涉及的负极业务耗电量较大,隔膜对电力、天然气亦有要求,有望形成一定的成本优势;且水电作为廉价的清洁能源,也契合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理念。二是基于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龙头正加速在四川进行产能布局,根据公告宁德时代已在四川规划了宜宾基地(1-6 期,投资额合计320 亿元,有望接近100GWh 产能)、时代吉利等多个项目,能够支撑产业集群的构建。
此外,伴随动力电池产业体量持续扩容,环节竞争逐步进入到规模化、集群化的阶段,头部公司凭借战略卡位、产业布局、资金优势有望构建壁垒。璞泰来在负极、涂覆等领域的产能扩张在过去几年相对稳定,以至于产能利用率持续偏紧,在电动车驱动力拐点确立的,公司实施加速的产能扩张战略,这背后需要公司在客户基础、融资能力等方面的积淀。同时公司长期深耕于材料、设备等领域,坚持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布局,所构建的负极产业链、涂覆产业链形成很强的综合竞争力。
风险提示
1.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2. 竞争格局恶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