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意在北大医疗资源 获取实体医院和现有线上资源进行互补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研究员:陆韵婷/戴志锋 发布时间:2021-02-01

  事件:1 月29 日平安集团发布《关于参与方正集团重整的公告》,内容是经本公司召开的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为了推动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打造本公司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同意本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和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珠海国资)、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投资者参与方正集团重整事宜。

  平安突围重组联合投资者,意在北大医疗资产。由于多项债权出现违约,2020 年2 月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对北大方正的重整申请,北大方正进入司法重整程序。同年4 月21 日,北大方正公开向全社会招募战略投资者。根据21 世纪经济的报道,起初共有29 家机构报名战略投资者,其中通过资格审查并提交第一轮方案的战略投资者共有15 家,其中6 家意向投资者进入第二轮遴选,最后一轮遴选中“珠海国资+中国平安”的联合体战胜“泰康保险集团+武汉国资”联合体获得重整投资者资格。根据平安的公告内容“为了推动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打造本公司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可以判断平安参与本次重组的目的是获取方正旗下的医疗健康资源,即北大医疗产业集团相关资产;

  北大医疗核心资产包括多家知名实体医院。根据公开信息可以获知,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成立于2003 年,当前的核心资产包括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是北大医学院的医教研平台,拥有1800 个床位和60 多个学科室,是集中北大最优质医疗资源的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康复专科),北大医疗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体检,转诊等),迦南门诊(提供防癌筛查),鲁中医院,淄博医院,株洲心血管疾病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北大医疗产业园(包含养老社区)等12 个大型医疗体;

  北大医疗资源和平安集团现有健康体系有望形成有效互补。平安集团现有的大健康体系主要包括平安好医生(线上问诊和互联网医院经营),平安智慧医疗(医药数据库,知识图谱,赋能医院和医生等),平安医保科技(医药控费)和平安人寿,健康新安和养老险(医疗费用支付者),缺乏现成的实体医院,而这正是北大医疗最大的资源;当前寿险行业的销售逐步走向医疗,养老社区,信托对接等增值服务的协同;

  参与重组的风险在于方正集团的负债窟窿过大。我们认为平安参与方正重组上具有资金,资源和协同效应的优势,潜在的风险是方正的实际窟窿会否过大。

  根据相关债权信息显示,截至2021 年1 月18 日,方正集团、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的债权人共有725 家向方正集团管理人申报了736 笔债权,申报债权金额共计人民币2347.34 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平安此次作为联合投资者参与方正集团的重组事宜有利于其打通线上线下医疗资源,获取成熟的实体医院,为保单销售及医疗生态圈赋能。近期平安集团的投资端受到华夏幸福敞口的困扰,负债端受代理人数量下降以及行业销售重疾乏力等影响,表现一般。我们认为以杨峥为首的新一届平安寿险领导层较为务实,重新梳理线上线下销售关系,2 月平安人寿新推的六福系列在价格上做了较大的调整,显示出公司新的市场应对举措,当前股价对应21 年的PEV 为0.9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权益市场大幅度下降,长期无风险收益率大幅度下行,新单保费增速不如预期,过度聚焦科技而忽略代理人本身的培训,寿险改革成效较弱,华夏幸福债券投资本金大部分无法收回。

公司研究

中泰证券

中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