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0 年业绩预告超预期,预计主要得益于光伏胶膜量价齐升,以及原材料端优秀的成本管控能力;上调2020-2022 年EPS 预测至2.00/2.44/3.07 元,现价对应PE 44/36/29 倍,给予目标价109.89 元,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预告超预期,光伏胶膜量价齐升。公司预计2020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将达约15.40 亿元(+61% YoY),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14.97 亿元(+85% YoY);其中预计Q4 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68 亿元(+83% YoY,+61% QoQ),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6.50 亿元(+105% YoY,+60% QoQ)。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预计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以及光伏胶膜业务量价齐升。
胶膜产销加速扩张,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Q1~3 公司光伏胶膜销量分别达1.71/2.04/2.22 亿平米(-13.8%/ +29.5%/+16.0% YoY),我们预计随着新产能释放,Q4 销量或达2.5~3 亿平米,全年达8.5~9 亿平米(+14%~20% YoY)。
我们认为公司2021 年仍将保持较快扩产节奏,年出货量有望增至11.5 亿平米左右,全球市场份额维持55%~60%;此外,POE、白色EVA 等高价产品占比有望由45%左右进一步提至约60%,带动整体盈利能力稳步优化。
胶膜价格持续上升,原材料成本总体可控,盈利能力逐步增强。公司核心原材料光伏树脂主要通过进口采购,尽管2020H2 树脂成本有所上涨,但公司一方面通过产品涨价实现成本向下转嫁,另一方面受益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外币采购控本起积极作用。同时,受光伏装机需求旺盛拉动,2020 年公司胶膜价格持续上行,Q1~3 单平米ASP 分别为8.02/8.19/8.36 元(+0.4%/+2.1%/+2.1%QoQ);据行业调研,由于供需格局快速趋紧,Q4 胶膜再次迎来涨价,我们估算ASP 或进一步升至近9 元/平米,毛利率或迎再次提升。
电子材料产能及结构快速优化,有望开启全球替代。公司2 亿平米感光干膜已于2020H2 投产,产品完成大陆深南电路、景旺电子等大型PCB 客户开拓,并逐步拓展日资及台资客户,产品逐步从低端产品向LDI 等中高端产品升级。推进感光干膜等电子膜材料产能释放和性能提升,盈利能力有望稳步增强,毛利率或提升至25%~30%的较高水平。在PCB 全球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下,公司凭借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客户资源,有望复制光伏胶膜从进口替代向全球替代的路径,贡献可观的业绩新增量。
风险因素:光伏装机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业绩预增超预期,上调2020-2022 年净利润预测至15.4/18.8/23.6 亿元( 原预测值为12.3/16.0/20.9 亿元) ,对应EPS 为2.00/2.44/3.07 元,现价对应PE 44/36/29 倍。公司作为胶膜行业绝对龙头和电子膜材料新锐享有市场溢价,给予目标价109.89 元(对应2021 年45 倍PE),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