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1 月15 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增公告,2020 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1~6.5 亿元,同比+33.7%~42.4%;对应Q4 实现归母净利润2.2~2.6 亿元,同比+83%~116%,符合市场预期。公司紧跟下游核心客户开启全球化进程,新产品配套不断拓展,未来业绩弹性大,维持公司2020/21/22 年EPS 预测0.61/1.00/1.42 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0 年业绩预增公告,符合市场预期。公司1 月15 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增公告,2020 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1~6.5 亿元,同比+33.7%~4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6 亿元,同比+35.1%~44.7%。其中,2020 年第四季度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2.2~2.6 亿元,同比+83%~1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2.4 亿元,同比+102.0%~142.4%,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020 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仍然实现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积极应对,仍然实现了较好的经营表现。
公司产品储备丰富,轻量化、智能化布局领先。公司积极布局并推进“2+3”产业战略,在保持NVH 减震系统和整车声学套组两项业务国内领先的同时,前瞻性布局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热管理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三大新业务,力争成为具备同步研发能力、机电一体化整合能力、模块化供货能力、全球化供货能力的tier 0.5 级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面对汽车行业科技化变革趋势,公司积极与Rivian、蔚来、小鹏和理想等头部造车新势力开展合作,探索tier 0.5 级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线的同步研发及供货服务。
研发配套能力蜕变,特斯拉带来显著增量。公司在整车NVH、底盘动态响应等方面已经具备总成系统设计、开发、验证、量产的全生命周期能力,开始蜕变为汽车零部件系统方案提供商。公司2016 年进入特斯拉供应链,为Model S/X 配套铝合金底盘结构件;之后公司对特斯拉车型的单车配套价值不断提升。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第二期新产能开始建设,以及特斯拉全球车型继续放量,公司营收和业绩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风险因素:全球疫情反复,车市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在疫情影响下,公司2020 年业绩仍然实现较快增长,符合市场预期。公司紧跟下游核心客户开启全球化进程,新产品配套不断拓展,未来业绩弹性大,维持公司2020/21/22 年EPS 预测0.61/1.00/1.42 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