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超级混动首发 王朝家族亮剑

研究机构:华西证券 研究员:崔琰 发布时间:2021-01-12

公司于深圳正式发布了以经济性取向为主的DM-i 混动平台,同时发布了搭载该平台技术的三款车型:秦Plus DM-i(售价10.78-14.78 万元)、宋Plus DM-i(售价15.38-17.58万元)和唐 DM-i(售价19.78-22.48 万元)。

分析判断:

正向开发技术迭代 混动助力供给质变

公司第一代混动技术DM1.0 于08 年首次搭载F3DM 车型,后经历DM2.0(13 年发布)、DM3.0(18 年发布),到DM4.0 时已经发展为追求极致动力性的DM-p(20 年发布)和追求极致经济性的DM-i 两套方案。DM-i 平台主要构成为骁云1.5L/T 发动机+EHS(Electric Hybrid System)电混系统+专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其主要技术优势及特征为:

1)骁云发动机为插混专用,具有15.5 超高压缩比,采用阿特金森循环,配备EGR 废弃再循环系统,热效率达43%,亏电油耗在4L/100km 以内;

2)EHS 电混系统由双电机+双电控+单档减速器+直驱离合器构成,分为EHS132/145/160 三套,分别可支持最大功率为160/173/254kW 的动力输出;

3)专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可搭从8.3kWh 至21.5kWh 的不同电池组,支持50km 至120km 的纯电续航。

DM-i 混动平台综合了公司在发动机、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方面的研发积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产物。公司对正向开发的坚持终将转变为产品力的跃变,催动供给质变。

政策指引补贴助力 爆款车型开启混动元年

三款DM-i 混动车型同时发布:1)秦Plus DM-i,轿车,补贴后(预计0.85 万元,下同)售价10.8 万起;2)唐DMi,中大型SUV,补贴后售价19.8 万起;3)宋Plus DM-i,宽体SUV,补贴后售价15.4 万起。三款车型的百公里油耗、零百加速及续航里程均有出色表现,其中,秦Plus DM-i 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8L,零百加速快至7.3 秒,综合续航里程最长达1,245km,而其起步售价已与同级燃油车无异。相比之下,卡罗拉混动版价格为13.6 万起步,零百加速11.2s,工信部综合油耗4.0L——秦Plus DM-i 优势明显,或成爆款。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给出的2025、2030、2035年发展目标:1)我国汽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为20%、40%、50%;2)混动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的比例分别为50%、75%、100%。可见混动作为燃油车电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实现路径,将长期存在。20年1-11 月国内混合动力乘用车型(PHEV+HEV)累计销量为41.7 万辆,占传统燃油车比重不足2%。随混动技术平台的成熟,叠加双积分+单车油耗限值政策助力,21 年或成自主品牌混动发展元年,公司将长期受益混合动力的发展。

零部件市场化加码 助力电动化行稳致远

公司在纯电、混动的系统平台以及核心零部件领域均具有独立的解决方案,正向开发技术积累深厚:1)发展至第三代(33111 平台)的纯电动e 平台;2)第四代混动DM4.0;3)磷酸铁锂刀片电池;4)SiC 第三代半导体。同丰田成立合资公司也标志海外巨头对公司技术实力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公司对零部件业务进行市场化改造(如弗迪系公司的成立,半导体业务的分拆上市等),或将促进核心技术的良性发展,并打开增量营收空间:1)刀片电池产能有序扩张:除重庆外,长沙、贵阳工厂将在今年逐步建成投产。在满足自身整车业务的前提下,外供机会也将持续打开;2)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有利于市场拓展。32 位车规级MCU 率先国产化,功率半导体以IGBT 和SiC 为核心,逐步实现全产业链整合。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将随着市场拓展在业绩端逐步体现;3)纯电及混动平台日臻成熟,存在平台外供,分摊固定投入,优化成本,拓展额外营收的机会。

投资建议

公司纯电、混动系统及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深厚技术积累有利于正向开发打造爆款车型,驱动新品周期,贡献核心增量。此外,预计弗迪系的独立运营、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动力电池外供等零部件市场化的布局或将拓展业务空间,贡献新增量。预计公司2020-2022 年的归母净利润依次为51.21/60.82/73.93 亿元,对应的EPS 依次为1.88/2.23/2.71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 为125/105/87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回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等。

公司研究

华西证券

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