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逻辑:国产激光器龙头,受益进口替代+激光新场景拓展。
国产激光器龙头,三名行业专家创立,隶属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营连续、脉冲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客户覆盖国内主流的激光加工装备厂商,终端需求以金属板材的切割、焊接为主,面向泛制造业领域。2014~2018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速 59%,四年时间净利润从 0.13亿元提高到 4.3亿元,CAGR=140%;2018年 ROE 为 21%。截至 2018年,公司在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占率 17%,仅次于 IPG 的 49%。
受益国产品牌替代和焊接新场景拓展。
(1)短期:替代 IPG 国内 43亿市场规模,预计 2019年公司市占率将提升至 25%(+8pct) ,2021年将提升至30%以上;
(2)中期:受益激光焊接、超快激光等新场景拓展,光加工替代机加工趋势将带动激光器需求持续扩张。我们模型预计未来五年,切割/焊接/打标/超快对激光器的需求将分别保持 10%/25%/10%/15%的复合增速。到2023年,其市场规模分别为 88/44/24/71亿元,总市场规模达到 230亿元,CAGR=14%;
(3)长期: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复制 IPG 外延拓展的路径,向上下游产业链延展。中性预期下,我们认为未来 5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速 30%。
成本控制能力强,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体现在:
(1)与 IPG相比,公司竞争优势在于人工成本低,产品品质差距逐步缩小,同时具有本土化售后服务优势;
(2)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成本控制能力强,具体体现在特种光纤和泵浦源芯片等环节。公司特种光纤的自给率目前约 50%,明年有望达到 100%;预计泵浦源激光芯片国产供应比例不到 30%,仍有提升空间。综上,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持续提升的产品品质,将支撑公司未来在国内市占率超过 IPG,并与国内同行拉开明显差距。
估值、盈利预测、投资评级
预计 2019~2021年公司收入为 22、29、37亿元;净利润 4.8、7.0、8.6亿元,同比增长 11%/45%/24%;EPS 为 3.8/5.4/6.7元,PE 为 37/27/22倍。参考IPG 和大族激光近十年估值,结合公司的成长性及军工业务,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 32倍 PE 估值,6-12个月目标价 176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价格战继续恶化;2019年 6月 25日限售股解禁;焊接新场景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