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增加10.6亿元至12.7亿元,同比增长113%至1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加8.93亿元至11.03亿元,同比增长101%至124%;业绩符合预期。
主营业务产销两旺,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公司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增加10.6亿元至12.7亿元,同比增长113%至136%。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2018年公司所在行业处于较高景气区间,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期均有所上升,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实现产销两旺。公司氟化工原料2018年产量97.7万吨(YoY+7.8%)、销量47.9万吨(YoY+8.3%)、实现营收19.0亿元(YoY+25.7%);制冷剂2018年产量32.7万吨(YoY+13.0%)、销量19.8万吨(YoY+7.9%)、实现营收43.7亿元(YoY+32.5%);含氟聚合物2018年产量7.1万吨(YoY+11.2%)、销量3.0万吨(YoY+8.9%)、实现营收16.8亿元(YoY+46.0%);石化材料2018年产量21.0万吨(YoY+3.4%)、销量11.6万吨(YoY+2.8%)、实现营收16.2亿元(YoY+12.8%);基础化工原料2018年产量155.4万吨(YoY+4.2%)、销量86.6万吨(YoY+11.0%)、实现营收15.3亿元(YoY+7.2%)。
公司拥有完整氟化工产业链,全面受益行业价格中枢上行。公司拥有氢氟酸、液氯、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烯、AHF为配套原料支撑的氟致冷剂、有机氟单体、氟聚合物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第二代制冷剂R22产能10万吨/年,规模国内前三;第三代制冷剂R134a、R125和R32的产能分别为7万吨、4万吨和6.2万吨/年,均为国内第一,其中R134a规模为全球第一。2018年公司所在行业维持较高景气,除基础化工原料外,公司其余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18年,公司氟化工原料平均售价3668元/吨(YoY+16.0%)、制冷剂平均售价22073元/吨(YoY+22.8%)、含氟聚合物平均售价56908元/吨(YoY+34.0%)、石化材料平均售价13990元/吨(YoY+9.7%)、基础化工原料平均售价1770元/吨(YoY-9.0%)。
上游萤石产能压缩,下游产品配额缩减,行业供给偏紧。上游萤石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通过出口限制和提高行业准入标准,限制萤石产能扩张;此外,2017年以来环保措施持续升级,不合格企业被迫关停,进一步压缩萤石产能。对于下游制冷剂产品,我国从2013年起正式对R22实施配额管理,2018年国内R22生产配额已经从2013年的43.4万吨下降至27.4万吨,到2020年将下降至20万吨。目前我国HCFC-22产能约为60万吨,考虑到房间空调R22使用配额为4.7万吨,下游PTEF产能约为11万吨,还有单体和TFE路线R125产能10.6万吨,对R22整体需求在42.6万吨左右。未来新增的R125产能和PTEF产能将进一步拉动R22作为原料的需求,造成R22供应十分紧张。同时R22作为其他制冷剂的中间体,供应紧张也制衡了其它制冷剂的供应,造成制冷剂整体的供给紧张,预计未来行业仍将维持较高景气。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全年业绩符合预期,暂不调整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71元、0.82元和0.96元,对应PE分别为10倍、8倍和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冷剂需求减弱的风险;萤石、氢氟酸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