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事项
公司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2018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2亿元-21.13亿元,同比增加0%-5%。
事项点评
高效电池片产能扩张,迎接平价上网新周期 2018年受“5.31”光伏新政影响,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大幅下降。高性价比叠加欧洲“MIP”如期终止等因素,海外需求持续高涨。同时,受益于国内领跑者项目新增装机的支撑,2018年底海内外电池片价格持续调涨,高效PERC电池片更是供不应求。
公司下属合肥太阳能已形成合肥及成都两个基地共5.4GW的高效太阳能电池产能,产能利用率在行业普遍减产停产的情况下仍然超115%,非硅成本进一步下降,维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根据PVInfoLink对全球专业太阳能电池厂商统计,合肥太阳能2018年上半年电池产能、产量均保持行业排名第一。随着成都太阳能三期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于18年11月中旬正式投产,合肥太阳能二期2.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于19年初正式完工,公司太阳能电池产能翻翻,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2019年,公司将再开工8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累计产能规模将超过20GW,迎接平价上网新周期的到来。
高纯晶硅业务降本增效,进口替代提速 2017年全球多晶硅产量43.9万吨,同比增长13.7%。国内产量24万吨,同比增长23.1%,进口量15.89万吨,同比增长12.7%,国内对多晶硅特别是高品质多晶硅的需求缺口仍然较大。国内多晶硅产业受益于技术革新以及规模效应的影响,后来居上,成本为海外平均成本的80%以下。此番产能扩张多向低电价地区转移,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公司乐山一期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于2018年12月底正式投产,累计产能7万吨。项目达产后超过70%的产品能满足P型单晶和N型单晶的需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进一步缓解国内高纯晶硅依赖进口的局面。
平价进程提速,2019行业有望回温 光伏告别补贴、回归市场化是大势所趋。2019年1月初,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12大要求,降低非技术成本,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鼓励行业向市场主导过度,并从项目指标、融资环境、消纳保障和市场化交易等逐个方面保驾护航。18年产业链价格的大幅下滑,加速了平价上网进程,同时海外需求复苏、新兴市场高歌猛进,19年行业有望迅速回暖。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2.00亿、371.48亿和455.91亿元,增速分别为15.76%、23.01%和22.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0.63亿、29.09亿和37.45亿元,增速分别为2.53%、41.03%和28.73%;全面摊薄每股EPS分别为0.53、0.75和0.96元,对应PE为17.52、12.42和9.65倍。我们认为,光伏行业经2018年的洗礼之后有望迎来复苏,公司进入产能扩张的新周期,降本增效助力公司光伏业务高速增长。首次覆盖,未来六个月内,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政策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