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63.5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62.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699.0%;经营性现金流29.5亿元,同比145.5%。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输液和非输液均高增长: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3%和62%,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分板块看:1)大输液:实现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30.4%,销量同比增长0.7%,高增长主要系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毛利的输液包装占比增加,同时通过低价产品分区域等小幅提价,带动毛利率同比提升了7.5pp。我们粗略估算公司2018年实现净利润12亿元左右,其中石四药投资收益预计贡献1.5亿元左右。2)川宁项目:实现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79.6%,实现净利润6.1亿元,主要系二期项目通过环保验收后产能释放所致;3)非输液制剂:实现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55.5%,主要系2017年新批的卡文三室袋、帕瑞昔布和艾司西酞普兰等放量所致,2018年新批药品18项,公司主要新药销售实现7.0亿元,新药销售的放量体现了公司专科制剂销售队伍建设的成型,随着公司多款首仿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陆续上市,新药销售业务有望快速放量,成为公司业绩增长亮点。 产品研发步入收获期,公司有望逐步升级成为国内仿制药+创新药的龙头之一。公司多年投入铸就研发实力已位列国内第一梯队。2018年研发投入11.1亿元,同比增长31.7%,研发人员已达2593人,同比增长15.8%。年报显示公司启动了490余项药物研究,其中392项国内仿制药、41项创新小分子,39项生物药和20项NDDS药物。2018年获批18个仿制药,其中国内首仿4个。创新药方面:2个创新小分子获批临床,3个生物药获批临床,其中KL-A167进入二期临床,KL-A166中美一起临床。我们认为公司的研发布局正陆续收获成果,有望驱动公司成为新时代下的仿制药和创新药龙头企业之一,公司长期成长趋势明确,可作为战略性重点配置标的。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9-2021年EPS分别为1.09元、1.35元和1.67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23倍、19倍和15倍。我们认为公司三发驱动正全面发力,公司成长性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川宁项目或再因环保问题停产从而导致原料药业绩不及预期或大幅亏损的风险;川宁项目核心原料药价格或小幅下行导致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仿制药和创新药研发进度或上市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新上市产品放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