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先抑后扬,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公司收入增长0.8%,其中内饰、金属、电子收入分别增长1.0%、8.2%、0.2%,外饰件收入下滑6.4%。全年销售费用增长5.8%,主要是运费及装卸费增加5,723万;管理费用增长2.9%,与收入基本同步;研发费用增长38.5%,主要是研发人员薪酬增加5,243万及其它投入增加;财务费用下降89.8%,主要源于银行贷款降低利息支出减少4,864万、汇兑收益增加4,115万。全年毛利率19.8%(-1.3pct),四项费用率12.1%(+0.6pct),净利润率下降1.0pct。其中18Q4实现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3.9%,表现远优于行业;销售费用增长3,884万元(+30.7%),管理费用小幅下降2.3%,研发费用增加1.04亿元(+118.8%,长春华翔等研发投入加大),资产减值损失下降1,815万(-20.9%),毛利率同比提升0.8pct,研发投入加大等导致四项费用率增加2.9pct,净利润率基本持平,此外营业外收支等收益增加,净利润增长30.6%。全年业绩先抑后扬,利润小幅下滑。
大众新品周期带来增量,推动业绩逆市增长。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是公司前两大客户,2018年收入占比分别高达15.8%、14.5%。两大车企均迎来持续的SUV新品周期,公司为多款新车配套热成型、顶棚、后视镜等产品,其中仅热成型产品单车价值量高达1,500-3,000元,且利润率较高,目前青岛、佛山、天津、成都等热成型产能已基本建成,随着新车型量产及产能释放,全年有望贡献约10亿收入增量,推动公司业绩逆市增长。
大举投入研发,发展前景看好。2018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5.2亿,同比增长38.5%。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研发方向主要包括以重卡板簧为代表的轻量化产品类,以新型饰条、车用无线充电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汽车电子类产品,新能源车用电池包核心部件产品,以及现有内外饰产品的新技术、新工艺。公司前瞻布局,有望抢占先机,新产品逐步量产有望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发展前景看好。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6元、1.60元和1.88元,对应目前股价的PE倍数分别为9.7、8.2x及7.0x,且PB倍数仅为1.02x。看好大众SUV新品周期及轻量化等新产品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汽车销量增速放缓;2)海外扭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