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1 月15 日,公司登陆北交所。吉林碳谷作为81 家首批上市企业,在北交所揭牌开市首日登陆北交所。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1.79 亿元,同比增长108.6%;对应Q3 实现归母净利0.54 亿元,同比增长15.4%。
简评
Q1-3 盈利保持高速增长,归母净利实现翻倍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23 亿,同比下滑18.2%,主要系2021年公司终止丙烯腈贸易;剔除去年同期丙烯腈贸易后,2020 年同期营收为3.74 亿,21 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3.0%。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1.79 亿,同比增长108.6%;Q3 单季实现归母净利0.54 亿,同比增长15.4%,环比Q2 增长23.7%,主要系公司碳纤维原丝产品量价齐升,公司盈利水平年内保持高速增长。
国内原丝龙头企业,技术为王,拓宽公司护城河公司从事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碳纤维原丝产能5 万吨/年,产能位居全国第一。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公司掌握了无机氧化还原三元水相悬浮聚合、DMAC 湿纺两步法纺丝、碳纤维原丝凝固成型等多项原丝生产核心技术,打破了东丽、Zoltek、SGL 的技术封锁。同时,公司原丝满桶一级品率从2018 年的82.23%提升至2020 年的93.15%,产品毛利率获得提高,公司竞争优势、市场地位不断巩固。
下游碳纤维应用广阔,国产替代机会来临
原丝生产是碳纤维行业主要的技术难点,直接影响碳纤维产品的质量。我国碳纤维产业正经历快速成长期,国产化率稳步提升。
据奥赛碳纤维技术数据,2019 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为3.78 万吨(约占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的1/3),且预计在2025 年达到11.9 万吨,对应年均复合增速21%。随着国内碳纤维技术逐步突破、产能提升,过去十年国产碳纤维的增速高于进口,推动国产化率由2008 年的2.4%上升至2019 年的32%,在2025 年前后,国产碳纤维有望在数量上超过进口。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新能源车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碳纤维市场规模有望保持较快增速;从全球来看,2019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为10.73 万吨,同比增长12%,并且有望在2025 年和2030 年达到21.7 万吨和42.2万吨,对应13-14%的年均复合增速。
大丝束原丝“人无我有”,加速扩产步伐实现规模效益公司产品结构已经从军工级别小丝束产品为主,发展到工业民用级别大丝束产品为主,小丝束、大丝束产品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相比于小丝束,35K、50K 等大丝束碳纤维原丝天然具有低成本的优点,海外仅有Zoltek、SGL拥有大丝束原丝生产技术,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公司分别于2019、2021 年实现了48K 和50K 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成功进入高性价比工业用大丝束碳纤维原丝领域,在大丝束领域实现“人无我有。同时,公司扩产步伐不断加速,7 月25 日,公司5 万吨50K 大丝束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9 号、10 号两条生产线成功投产,其单线产能达到1 万吨/年,为全球最大。至此,公司原丝年产能达到5 万吨。4 月28 日,公司15 万吨碳纤原丝项目也已启动,计划投资21.44 亿元,新建12 条大丝束原丝生产线,分三期建设,2025 年全部建成投产。预在“十四五”末,公司将凭借20 万吨/年的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为碳纤维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1、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6.55、9.49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75.2X、28.6X 和19.7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降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