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剂行业景气度高,国产企业突破抗体与分子酶等关键技术,解决上游核心原材料“卡脖子”难题,实现进口替代我国生物科研试剂2019 年市场规模为约136 亿元;其中分子类试剂市场规模约69 亿元,预计2024 年将达124 亿元(2019-2024 年CAGR 为12.3%)。外企市占率高(ThermoFisher、Qiagen、Takara、Bio-rad 占比超过40%),可替代空间大。
诺唯赞等国产企业突破抗体与分子酶等关键技术,解决上游核心原材料“卡脖子”难题,并基于高性价比+优质服务等优势,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生物试剂产品:诺唯赞是国内领先的分子类生物试剂企业,掌握底层核心技术且平台延展性强,先发优势明显2012 年成立之初,公司即专注于生物试剂业务,首先推出PCR、qPCR 系列等科研领域生物试剂;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产品管线,陆续推出基因测序系列等工业研发和生产领域生物试剂。
通过长时间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公司在生物试剂产业化的多个关键环节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1)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成功改造200 种以上的酶,形成上万种庞大的突变酶库,大幅提升性能。
开发出具有多种适用性的生物试剂,酶的活性、催化效率、稳定性、特异性和耐受性等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规模化重组蛋白制备平台:基于对载体和工程细胞株的改造,生产效率获得提升(单批次产能达百亿活性单位,蛋白表达量达到2-8g/L),单位生产成本下降,是产品高毛利的保证。
开发了上百种酶原料的分离纯化工艺,大部分均已实现规模化量产,满足工业化的生产需求(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壁垒远高于实验室级别的表达)。
通过200 多种酶的改造,形成了近600 个终端产品,并实现大规模稳定制备,诺唯赞搭建了核心技术平台,形成完整的平台化开发体系。平台化开发体系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科研人员的多样化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生物酶,在国内外竞争中占据优势,保持领先地位。
体外诊断产品:诺唯赞具备酶、抗原、抗体等上游核心原材料的自产能力,凭借产业链的完整性,在新品开发上具备竞争优势基于在生物试剂开发过程中积累的抗体筛选和制备技术,2016 年公司开展IVD 业务,2017 年取得POCT 诊断试剂产品注册证并开始对外销售。
公司现已形成1,000 余种高性能抗原、抗体等关键原料的技术储备,自研高性能抗体提升试剂产品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建立了先进的技术平台:
(1)单B 细胞抗体发现平台:周期短、通量高、成功率提升数十倍,可以开发高难度稀缺产品,特别是在一些传染性疾病诊断、治疗性抗体的开发过程中有较大优势。
平台不限种属,公司开发出了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兔单克隆抗体(相比鼠抗与靶分子结合力提升数百倍),大幅提升了POCT 诊断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量子点修饰偶联与多指标联检技术平台:运营成本低,便捷快速。
量子点材料相较于传统荧光探针,性能达到10 倍以上的提升,可实现一个样本、一步操作,即可得到多个检测结果的效果,非常适合于多重标记和多指标的联合检测。
基于该技术平台,公司开发了系列量子点免疫荧光试剂,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而且联检相较于单卡检测,在成本控制、检测效率方面都有较大改善。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1 /2022 /2023 年收入分别为16.11 /17.01 /20.0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1%/ 5.59%/ 17.7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7/ 7.35/ 8.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35%/ 6.97%/ 20.33%。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存货减值风险,分子诊断试剂业务拓展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