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0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1 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5.26亿元,同比下降13.7%;实现归母净利润12.02 亿元,同比下降19.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79 亿元,同比下降24.0%。
投资要点:
静待业绩恢复,毛利率表现稳健。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85.26 亿元,同比下降13.7%,实现归母净利润12.02 亿元,同比下降19.69%;2021Q3 公司实现营收32.28 亿元,同比下降25.1%,实现归母净利润5.07 亿元,同比下降37.32%,主要系收入下降所致。公司Q3毛利率约为38.12%,同比增加0.24 个百分点,表现稳健。
“海外市场拓展”+“维保需求释放”将促轨交业务稳定增长。 公司轨道交通产品已批量出口至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较为完备的供应链体系、生产制造体系、营销服务网络,未来将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导向下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国内高铁系统已运行十余年,前期上线运营的列车逐渐进入维修期,轨道交通车辆相关配件的检修或替换需求将大幅增长,为公司带来发展新机遇。
布局车规级IGBT 及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打开广阔成长空间。2020年9 月,公司8 英寸车规级IGBT 产线正式下线,满产产能达24 万片/每年,可满足约240 万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目前公司车规IGBT产品已向国内多家龙头汽车整车厂送样测试验证。同时,公司凭借在轨道交通牵引变流领域的技术积淀以及基于IGBT 的配套能力,正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产业研究,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产业链。目前公司已面向市场推出多个平台的电驱系统产品,并已与一汽集团、长安汽车等国内一流汽车制造商开展深入项目合作,实现批量产品交付业绩。我们认为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保持高速增长,车规级IGBT 及电驱系统需求将大幅提升,公司车载产品业务将充分受益,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公司“买入”评级。我们根据三季报实际运营数据,对盈利预测进行了相应调整,但考虑到公司在车规级IGBT 及新能源电驱领域的深入布局,未来仍将具备较大业绩提升空 间,短期业绩承压不改长期成长逻辑,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1 年-2023 年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05 亿元、171.17 亿元、194.40 亿元,同比增速为-7.7%、15.6%、13.6%;实现归母净利润21.49 亿元、27.78 亿元、33.64 亿元,对应EPS 为1.52 元、1.96 元、2.37 元。
风险提示: 1.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2.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3、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