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发布2021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27.96 亿元,同比增长53.63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9 亿元,同比增长244.95%。
平安观点:
三季度业绩保持增长,毛利率基本稳定: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5.02 亿元,同比增长46.9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0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67.16%和10.57%。我们认为三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公司收购的巴莫科技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其次,公司主导产品产销增加,价格保持较高水平。三季度公司铜、钴产品价格趋稳,毛利率变化较小,为19.46%,环比二季度略下降0.53 个百分点。
正极相关材料规模将保持较快增长:公司正极相关材料主要是三元正极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产品,拥有我国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巴莫科技控股权。公司2020 年底拥有正极前驱体产能10 万吨,其中全资5.5 万吨,与LG 和浦项合资4.5 万吨。目前公司正在及拟推进的正极前驱体项目还包括华友新能源的5 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和5 万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以及广西巴莫10 万吨前驱体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正极前驱体产能将大幅提升。正极材料方面,随着巴莫成都项目投产以及未来广西巴莫5 万吨正极材料项目落地,公司正极材料亦将保持较快增长。
印尼镍业务有望从2022 年起贡献利润:2018 年公司启动了印尼红土镍矿的资源开发。公司在印尼推进的项目包括华越(57%权益)的6 万吨氢氧化镍、华科(70%权益)4.5 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以及华飞公司(20%权益)12 万吨镍金属量和1.5 万吨钴金属冶炼项目,其中华越6 万吨氢氧化镍项目预计在2021 年底建成试产。
投资评级:考虑巴莫科技并表以及前三季度经营情况,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 年EPS为2.90/3.42/4.10 元(原2.23/2.91/3.4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 年PE 分别为38/32/27 倍。公司钴地位稳固,正极材料和镍业务步入较快发展,维持“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主要产品钴产品、三元前驱体产品及铜、镍产品价格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如果未来钴、铜、镍金属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损失及经营业绩不及预期、大幅下滑或者亏损的风险。(2)汇兑风险。公司购自国际矿业公司或大型贸易商的钴矿原料普遍采用美元结算。同时,公司境外子公司记账本位币多为美元,人民币汇率变动将给公司带来外币报表折算的风险。(3)新能源汽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钴、正极材料相关产品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关系较为密切,如果未来由于补贴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不达预期,将影响需求,进而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