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第三季度,公司饲料业务稳健发展,贡献主要利润。生猪养殖业务受低猪价拖累陷入亏损。种业和生物育种业务稳步推进。综合考虑生猪价格周期波动,以及生物育种产业化预期有望释放公司研发和产品优势,我们下调2021-2022 年、上调2023 年公司EPS 预测至0.03/0.23/0.40 元( 原预计为0.49/0.38/0.33 元),给予2023 年30 倍PE,对应目标价12 元,维持“买入”
评级。
饲料稳健发展,养殖拖累盈利。公司发布2021 年三季报。Q3 收入81.73 亿,同比30.26%;归母净利-3.91 亿,同比-166.38%。前三季度收入234.42 亿,同比53.55%;归母净利1.08 亿,同比-92.76%。预计Q3 饲料业务归母净利约2亿,生猪养殖业务归母净利约-5 亿;预计前三季度饲料业务归母净利约7.5 亿,生猪养殖业务归母净利约-6 亿。生猪养殖业绩亏损拖累公司整体业绩。
预计饲料长期稳增,养殖边际改善。受益于生猪高存栏量,饲料需求旺盛。公司饲料业务凭借早期料领先的产品质量和行业口碑,有望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生猪价格持续低于行业和公司养殖成本,造成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深亏。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预估接近19 元/公斤。随着公司养殖效率提升,以及猪价触底反弹,我们认为生猪养殖业务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种业资产优化整合,生物育种蓄势待发。公司同时公告,拟将持有的2 家种业控股子公司全部股权划转至全资子公司创种科技,形成统一的种业业务平台。我们认为,此举有利于种业资源整合,业务协作,团队利益统一,加速公司玉米、水稻等常规种业与生物技术优势相结合。另外,公司已获3 个转基因玉米和1 个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证书(国内生产应用)、1 个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证书(进口)、1 个转基因大豆在阿根廷的种植许可。公司性状业务与各种业公司深入合作。随着生物育种产业化相关政策稳步推进,公司有望受益生物育种产业化,抓住种业振兴战略发展机遇。
风险因素:猪价反弹不达预期,养殖重大疫情,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不达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饲料业务稳健发展,养殖业务随成本优化和猪价反弹有望边际改善。
生物育种产业化渐行渐近,公司有望受益。综合考虑猪价周期波动和生物育种产业化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1/2022 年EPS 预测至0.03/0.23 元(原预测为0.49/0.38元),上调2023 年EPS 预测为 0.40 元(原预测为0.33 元)。根据我们对于猪周期和生物育种产业化进展判断,预期公司2023 年大概率开启饲料养殖和生物育种业务共振趋势,参考饲料、生猪养殖、种业同业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2023 年公司整体估值30 倍PE,对应目标价12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