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600884):锂电材料盈利能力提升 加速布局产业上游

研究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张雷/陈明雨/黄华栋 发布时间:2021-10-20

  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2021 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80-27.60亿元,同比增长865%-894%;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2.80 亿元-13.20 亿元,同比增长1759%-1817%。

  投资要点:

  业绩超市场预期,投资收益贡献大额净利润。公司2021 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80-27.60 亿元,同比增长865%-894%;预计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2.80 亿元-13.20亿元,同比增长1759%-1817%。本期非经常损益对业绩影响较大,合计14.00-14.50 亿元,主要系期内公司完成对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9.6438%股权的转让交割,获得投资收益;以及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持有剩余股权以丧失杉杉能源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所致。

  偏光片:牵手优质客户积极扩产,月均贡献归母净利润超1 亿元。2021 年2 月1 日,公司完成偏光片业务的中国大陆交割并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该新增业务带来较高的业绩贡献,预计2021 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50-8.80 亿元,月均贡献归母净利润超1 亿元。

  公司目前拥有8 条偏光前端片产线,其中5 条为2 米以上的超宽幅生产线,是全球超宽幅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公司持续扩大现有产能,目前产能约1.3 亿平方米,拟在张家港新建年产4,000 平方米产能,在绵阳新建年产5,000 万平方米产能,进一步夯实龙头地位。公司与全球领先的LCD 面板制造商京东方、LG Display、华星光电、夏普及群创光电等均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

  锂电材料:下游需求旺盛,产品盈利能力提升。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锂电材料业务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00-8.30 亿元,同比增长435%-455%,主要系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持续的高景气度,下游需求旺盛,正、负极材料业务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在此基础上,叠加包头一体化产线达产,负极材料业务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降本增效明显,毛利率同比增长并维持较高水平;正极材料业务持续强化供应链管理,原材料涨价传导顺畅,产品盈利能力提升;电解液业务受益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及公司自备部分六氟磷酸锂产能,业绩同比大幅提升。同时,公司在正极材料业务战略引入BASF,强化正极业务海外布局。通过与BASF 合资合作加速正极业务融合并抢占全球市场。

  产业链:积极布局上游,实现降本增效。公司通过战略合资合作、自建一体化基地等方式完善锂电材料产业链布局。公司成立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自建锂盐产能,一期项目2.5万吨产能预计2021 年9 月底试产。公司和紫金矿业、吉利集团合资建立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保障正极材料前驱体供应。公司建设负极一体化基地,扩充石墨化产能,包头10 万吨项目一期已达产,显著提高负极产品毛利率,已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并计划在眉山新建20 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公司拥有六氟磷酸锂产能2000 吨,计划新建2000 吨产能,保障电解液原材料供应安全。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材料供应商,积极布局LCD 偏光片业务。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有望推动公司锂电材料出货快速增长,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1-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5、29.73、39.74 亿元(上调前分别为15.58、24.86、34.23 亿元),对应21-23 年EPS 分别为1.95、1.80、2.40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20、22、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不及预期;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偏光片资产整合不及预期;公司日前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通知书,已作出回复及补充、修订,但定增尚未完成,仍需相关机构审批。

公司研究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杉杉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