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司上半年财报亮眼,出货量和盈利能力大增。受益于新能源车产业链高景气,公司业绩大增。公司2021H1 营业收入达42.1 亿元,同比增长168.8%,归母净利润达7.3 亿元,同比增长232.5%。经营性净现金流2.3 亿,同比减少54.6%。毛利率28.2%,较上年同期减少1pcts,主要是人造石墨和高镍正极营收占比增加;销售净利率达到17.9%,提高3.7pcts,主要是出售磷铁带来的投资收益增厚;EBITDA 率达到27.1%,降低0.7pct;ROE(摊薄)达到10.7%,提高5.6pcts。公司上半年负极出货量61856 万吨,同比增长,超过可比公司璞泰莱(江西紫宸)的45246 万吨,公司上半年正极出货量2 万吨,预计高镍三元在7000 吨左右,磷酸铁锂约1.3 万吨。
公司稳居全球负极龙头,技术、客户均处于供应链核心位置。公司负极技术矩阵丰富,涵盖天然、人造、硅基负极及硬碳技术,研发实力超前,保持业绩长稳增长。公司具有全球大客户优势,是三星、LG、松下及国内宁德时代等龙头公司的核心供应商,核心的供应链位置确保公司市占率不断提升。公司负极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天然石墨出货量占比超50%,处于垄断地位;人造负极产能加速追赶,目前出货量国内第四,前三分别是璞泰莱(江西紫宸)、杉杉股份和广东凯金。公司21 年、22 年负极总产能有望达到17.3 万吨、32.6 万吨,加权平均产能达到12.5 万吨,26.3 万吨,其中新规划产能多数为人造石墨,少部分为后端成品线。
公司高镍正极和SKI 深度绑定,位于高镍正极材料第一梯队。公司上半年出售磷铁后正极材料聚焦高镍。高镍产品主要有NCM811 和NCA 两种,分别供给SKI 和松下,其中NCA最终装机有特斯拉相关车型。高镍产能目前正处于加速扩产期,今年产能达到3.3 万吨,和SKI、亿纬锂能扩产的5 万吨有望23 年投产,总产能将达8.3 万吨。产能、扩产计划和出货量处于第一梯队。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未来北交所稀缺白马股,出售磷铁后公司将聚焦负极和高镍正极研产销,随着正负极新增产能释放,公司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负极龙头地位继续稳固,高镍出货量逐年提升。长期看硬碳、石墨烯等技术储备商业化落地,将给公司带来长期增长动力。公司21-23 年预计营收为104.17/175.12/266.93 亿元,营收CAGR(20-23E)为8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3/19.68/24.63 亿元,净利润CAGR( 20-23E)为70.8%。参照A 股可比公司水平,给予公司21 年PE 为 72.8 倍,对应市值1036 亿,对应股价为213.42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竞争对手扩产速度超预期影响竞争力;大客户订单被分流;新建产能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