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逻辑:在环保节能诉求提升及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微纤维玻璃棉及下游制品行业的应用场景加速拓宽、成长空间广阔,未来两三年行业增速预计在10-15%左右。再升科技产业链布局完备,规模、成本、研发及客户壁垒高筑,龙头地位稳固,看好公司的长期成长逻辑。
行业空间广阔,竞争格局较好,龙头效应持续显现。微纤维玻璃棉及制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每一类产品在短期、中期及长期均存在增长逻辑充分、需求快速释放的细分赛道支撑其终端应用,市场总量将持续稳步扩大。此外,行业竞争壁垒较高,每个子行业主要企业不超过10家,新进入者极少,现有企业在技术工艺、规模、成本及客户资源等要素上相互比拼,随着优秀企业技术工艺的不断升级、规模效益的提升以及客户资源的积累巩固,龙头效应有望不断加强。
公司优势1:产业一体化布局已成,实现从材料商向平台型企业的蜕变。公司自成立以来便通过各种自建及并购的方式持续丰富产品结构,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尤其在干净空气领域,已完全具备了从最上游的玻璃棉原材料到终端干净空气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完整供应链条。另外,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同时供应玻纤滤料、熔喷材料和PTFE 膜三种主要空气过滤材料的专业企业,同时还在大力研发非介质过滤技术和各种功能性新材料,材料供应体系覆盖了空气过滤行业全标准,且功能高度多元化。综合材料制造商龙头地位实至名归。
公司优势2:产业链+能源区位+规模优势积聚,成本护城河高企。公司坚定推行产业一体化布局,实现了主要原材料玻璃棉的自产自用,下游产品成本优势明显;叠加产区所在地天然气富集、能源成本低廉;且公司产能规模实力强劲,现已建成亚洲最大的微玻纤棉生产基地,拥有6.6 万吨玻璃棉产能(2017 年行业总产量15.6 万吨),另有在建产能5 万吨;三方面优势堆叠,共同助力公司构筑起坚实的成本护城河,产品性价比优势极为突出。截至2021 年H1,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约33%,净利率18%,盈利能力超过大部分同业企业。
公司优势3:高粘性优质大客户资源丰厚。空气过滤行业进入门槛高,客户对供应商资质筛查严格,导入周期较长。公司由于业务起步较早且产品实力强劲,现已顺利通过AAF、CAMFIL、松下、LG、GE、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大批优秀国内外企业的供应商审核流程,后续订单量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5.1亿元。考虑到公司21 年业绩阶段性承压,正常情况下业绩复合增速超25%,且具备长期成长性,给予公司2022 年30 倍PE,对应目标价17.4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