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披露 2021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17 亿元,同比增长16.62%;实现归母净利润0.86 亿元,同比增长11.7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8 元,同比增长11.10%;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额0.36 亿,同比减少43.41%;基本每股收益0.59 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
公司Q2 业绩小幅下滑,基数影响为主因。2021Q1、Q2 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1.01/1.16 亿,同比+53.83%/-3.62%;归母净利润0.34/0.52 亿元,同比+64.20%/-7.58%;扣非归母净利润0.29/0.29 亿元,同比+51.46%/-12.33%。
公司二季度业绩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2020 年Q2 疫情得控后医院招标集中展开导致基数较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比减少,主要系公司招贤纳士,职工薪酬和税费等支出同比上升所致。
研发投入力度加大,渠道销售网络持续扩充。2021H1 公司研发投入2,925.25万元,同比增长48.47%,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3.49%。研发人员数量增长37.68%至380 人,目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25%。公司始终重视新产品研发和现有产品技术升级,不断扩充研发团队。报告期内,新增24 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累计获得161 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新增专利140 项,新增软件著作权8 项。目前公司在31 个省级行政区域拥有500 多人的销售团队、500 余家代理商,共同构成了国内庞大且完备的渠道销售网络。相比去年底400多人的销售团队、400 余家代理商有了较大扩充。
政策驱动下行业高景气,平台型公司成长可期。2021 年6 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康复医疗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要求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康复医疗领域改革创新,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中少数能够提供一体化康复解决方案的制造商之一,预计将持续受益政策驱动,享受行业高景气。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作为康复医疗器械龙头,产品体系健全,具备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有望充分享受康复产业高景气。考虑到公司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略下调公司2021~2023 年EPS 为1.68/2.26/2.87 元(下调2.3%/2.2%/1.7%),现价对应PE 分别为38/28/22 倍。
风险提示:康复科建设放缓;竞争加剧致违规推广风险;安全事故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