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1年8 月18日晚,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77 亿元,同比增长7.68%;实现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740.03%,主要系畅捷通支付股权转让产生的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增加,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公司持续聚焦主业,加强产品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行业政策规范,调整对金融业务的开展,陆续剥离了畅捷通支付等金融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25 亿元,受此影响,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1.77亿元,同比增长7.68%,将上年同期相关金融业务为公司带来收入相关影响扣除后,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5.90%。同时因转让股权产生的的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收益同比增加的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 亿元,同比增长740.02%。公司上半年持续聚焦主业,加速向云服务业务转型,提升公司产品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95,394 万元,同比增长38.9%,研发占营收比为30.0%,较上年同期增加6.7pcts。
云业务转型拐点初现,大型企业为公司战略重点。公司始终坚定云转型战略目标,报告期内云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5.06 亿元,同比增长100.7%,公司云收入占总收入比达到47.4%,较同期增长22.02pcts。同时云收入占云服务与软件业务整体收入达到51.0%,公司云业务收入首次超过软件业务收入,公司收入结构逐步改善,实现公司云转型战略的拐点级突破。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巩固在大型企业客户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抢抓国产化、数智化的历史机遇,持续抢占在大型企业市场份额,公司在大型企业云和软件收入共19.79 亿元,同比增长33.77%,其中云业务收入10.62 亿元,同比增长91.51%,公司在大型企业云收入占比达到70.39%。同时,公司抓住大型企业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周期需求,充分发挥公司在产品技术、应用服务上的积累和创新能力,成功签约华为、国开投、比亚迪、卓胜微等大型央企和优质民企一批行业标杆客户。公司中小型客户收入增速低于预期,但云业务收入增长高企,其中中型企业云业务增长99.13%,小微企业云收入增长140.43%,虽短期拖累公司业绩,但对将来公司业务结构产生了质的变化。
云业务合同负债持续提升,客户高续费率证明公司强大产品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云业务合同负债为12.43 亿元,较2020 年末增长14.6%,同时公司首度披露公有云服务业务年度经常性收入(ARR)为8.34 亿元,其中大型客户ARR 为4.31 亿元,主要系大型客户多为混合云部署模式。同时,公司披露21H1 下游客户云续费率,其中大型客户94.53%,中型客户71.38%,小型客户79.86%,G 端客户达到100%,续费率持续高企,公司云服务产品具备强大竞争优势。
加强制造业布局,工业软件增长未来可期。公司于今年推出U9 Cloud,其下游目标客户是中型制造业企业,同时U9 Cloud 作为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的组成部分,融合了 AIot、PLM、智能工厂等应用,实现云端一体化、生产智能化、运营敏捷化、经营国际化、管控精细化。支持制造企业个性化需求,支持客户化BOM、LPR 和MPO 等功能。公司依靠在制造业ERP 领域的积累,PLM、MES 与ERP 软件的对接交互,目前公司已将在上海和重庆设立了PLM 研发中心,未来公司将继续展示在工业软件领域能力。
股权激励与定增分别获批,公司未来发展潜力无限。公司于2021 年7 月24 日披露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次激励对象为公司高管及业务骨干成员,激励计划能提升主要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持相关业务人员稳定。同时,8 月2 日,公司非公开预案获批,夯实资本基础能够保障公司业务进一步拓展,未来公司发展潜力无限。
投资建议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随着公司云业务拐点显现,强大产品力加持公司自身优质的成本控制与研发能力,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当前的业务模式和未来发展,因公司业务全面转云造成的短期利润阵痛,我们下调公司净利润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109.58/136.84/165.84 亿元,对应2021-2023年PS 为11.12X/8.90X/7.3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云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经济形势不确定带来的客户企业IT 支出减少;宏观政策不确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