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603260):中报业绩符合预期 硅业龙头持续向上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研究员:谢楠 发布时间:2021-08-18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中报:2021H1 实现营业收入77.02 亿元,同比增长84.1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72 亿元,同比增长428.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

  66 亿元,同比增长466.57%。2021Q2 实现营业收入44.26 亿元,同比增长90.43%,环比增长35.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72 亿元,同比增长636.64%,环比增长63.36%,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14.68 亿元,同比增长736.91%,环比增长63.63%。

  点评:

  产能释放&价格上涨,盈利能力持续强化。公司2021H1 实现归母净利23.72 亿元,同比增长428.26%;Q2 单季实现归母净利14.72 亿元,环比增长63.36%。盈利能力方面,2021H1 毛利率为44.06%,同比提升17.63pct, 2021Q2 毛利率为46.75%,环比提升6.31pct ;2021H1 净利率为30.80%,同比提升20.08pct,2021Q2 净利率为33.25%,环比提升5.73pct;2021H1 ROE 为21.91%,同比提升16.74pct,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强化。期间费用方面,2021H1 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5.08%,同比下降6.7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16%,同比下降4.45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3.43%,同比下降1.14pct,财务费用率为1.49%,同比下降1.19pct。销售费用率的下降,是新收入准则下,运输费用调至营业成本所致。

  其他费用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上涨带来的费用率摊薄。公司具备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充分受益于有机硅、工业硅景气上行周期,原有产能利用率有效提升,石河子20 万吨新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量价齐升推升业绩。

  下游需求全面增涨,工业硅价格“淡季不淡”。根据Wind,2021H1 工业硅441(贵州、福建、云南)均价为13,597.03 元/吨,同比上涨12.15%。 根据百川盈孚和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2021H1 有机硅产量66 万吨,同比增加19.26%;2021H1多晶硅产量22.7 万吨,同比增加10.7%,龙头企业基本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状态;2021H1 铝合金产量534 万吨,同比增加28.9%;2021H1 工业硅出口40.28万吨,同比增加45.3%。下游有机硅和多晶硅景气上行,开工率提升,同时,海外经济复苏叠加工业硅供给收缩导致海外订单增多,工业硅下游需求全面增加,市场价格回升至近年来最高水平。此外,环保督察的大背景下,环保设备不合标准的企业停产限产,以及原材料石墨电极和硅石供不应求导致的成本上涨,再加上云南地区电价上涨、部分地区限电,进一步支撑了工业硅的高价位。

  成本上涨叠加供不应求,有机硅价格高位运行。根据百川盈孚,2021H1 有机硅DMC市场均价从年初的22,000 元/吨涨至7 月初的30,500 元/吨,市场均值均处于2万元关口以上。成本方面,上半年甲醇市场价格重心抬升,据百川盈孚,甲醇月度均价为2161.45 元/吨,同比上涨33.28%,而上半年工业硅价格也同比上涨12.15%。

  供需方面,2021 年年初,春旺需求带动下有机硅市场消费量不断增长,下游备货心态逐步积极,市场进入持续性货紧局面。5 月份环保督查巡视等事件加剧国内有机硅货源紧张趋势,库存达到今年低位,且没有缓解迹象。部分有机硅单体厂家开始检修,供给偏紧状态加剧,进一步支撑有机硅价格高位运行。据公司公告,公司工业硅和有机硅的产能分别为73 万吨/年和93 万吨/年,均居行业第一,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周期,带来显著业绩弹性。

  预期需求强劲,旺季即将到来。工业硅方面,产能布局在云南、四川等地的企业,进入第四季度后将受枯水期的影响调低开工率,而原料成本上涨及7 月29 日起的“限电新政”或将持续影响工业硅产品供应。下游多晶硅及有机硅产能释放多集中在下半年,需求旺季即将到来,工业硅供需偏紧格局有望支撑工业硅继续景气上行。

  有机硅方面,DMC 现货供应紧张,在后续检修季影响下,预计短期内供应紧张局面难以缓解。新增产能投产预期靠后,再考虑成本、出口、“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即将来临,以及部分厂家检修计划逐步临近,有机硅价格可能会持续高位运行,或将进一步上涨。产业链一体化构筑公司成本优势:公司是硅基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工业硅主要布局新疆,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和电力成本优势,打造“煤-电-硅”一体化产业链,仅靠自备电厂和石墨电极即可为每吨工业硅的生产节省3700 元左右的成本(与外购电极+公网电相比);有机硅主要布局四川、新疆和浙江,在西部利用园区资源优势,实现热电联产,在东部利用地理位置优势,贴近下游客户。受益于工业硅的自给,公司有机硅的毛利率水平也显著高于同行其他可比公司。硅行业龙头有望享受量价齐升:2021 年上半年,石河子20 万吨密封胶(折合有机硅单体产能为40 万吨)项目投产,合盛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20 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80 万吨/年工业硅生产及配套60 万吨型煤加工生产(一期)正式开工建设,产能如期投放后,工业硅和有机硅单体产能有望达到113 万吨/年和133 万吨/年。凭借公司位于工业硅行业成本曲线最左侧的优势,以及产业链一体化带来的有机硅成本优势,公司业绩中枢有望在行业景气上行周期内实现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8 亿元、37.32 亿元、41.95 亿元;EPS 分别为3.14 元、3.48 元、3.91 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研究

中泰证券

合盛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