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司剥离化工业务重新上市,中国盐湖涅槃重生。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钾肥企业,盐湖资源丰富。目前拥有氯化钾产能500 万吨,碳酸锂产能3 万吨。2020 年公司完成资产重整,剥离化工资产,实现净利润与净资产转正,持续经营能力恢复。2020 年公司主营业务钾肥占比74.3%,氯化钾产能500 万吨,产量551.75 万吨,销量644.9 万吨,供给量占全国的70-80%。
农产品价格上涨、油价推升以及补库需求带动化肥需求回暖,全球钾肥景气向上。全球粮价上涨导致种植面积提升,同时油价上涨推动生物乙醇需求回暖,提振钾肥需求,全球钾肥进入长景气周期。近年来国内钾肥需求正保持着9%增长,中国每年50%以上的钾肥进口,目前海外地区的价格高于国内,国内钾肥价格有望稳步提升。
供给格局修复,钾肥产能投放期已过,公司业绩弹性显著。全球钾肥供给集中度极高,产能基本被北美Mosaic、加拿大Nutrien、乌拉尔钾肥Uralkali 和白俄罗斯钾肥四家所垄断,这四家氯化钾总产能合计5880 万吨,占全球产能的63%。全球钾肥投产高峰期已过,目前新增产能不达预期。叠加2021 年欧盟制裁白俄罗斯限制钾肥出口,供给格局逐渐修复。预计2021-2023 年新增产能300 万吨,退出产能189 万吨,2021 年全球钾肥实际开工率高达88%。目前国内外供给紧平衡,国内外需求大幅增长,带动钾肥量价齐升,公司业绩弹性显著。
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叠加公司产能陆续投放,公司锂板块成长可期。动力电池是碳酸锂的主要应用领域,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碳酸锂需求爆发。预计2021-2023 年全球碳酸锂供给增速在20%左右,而需求增速约为23%,供需增速失衡推动碳酸锂景气上行。目前公司采用工艺简单,回收率高、选择性好的吸附法提锂,成本优势不断扩大,目前盐湖提锂成本在3.2 万元/吨左右,比锂辉石法成本有优势。公司计划五年内分步扩充1+2+3 万吨(总计 6 万吨)碳酸锂、氢氧化锂产品产能,在十年内逐步形成 10 万吨锂盐产品规模,新能源材料板块未来成长可期。
钾锂双龙头,中国盐湖呼之欲出。2021 年5 月20 日,《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及行动方案》通过,该方案制定了“1+4+12”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公司作为国内盐湖的绝对龙头,得益于国家级建设规划,未来发展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农产品价格上涨、油价推升以及补库需求带动化肥需求回暖,全球钾肥景气向上。公司剥离化工资产,实现净利润与净资产转正,同时加快布局盐湖提锂产业链,业绩底部反转。近期钾肥价格大幅上涨,锂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54.18、68.18、72.98 亿元,对应的EPS 分别为1.00、1.26、1.34 元,目前市值对应的PE 分别为9X、7X、7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氯化钾价格下跌;2.锂项目投产不及预期;3.碳酸锂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