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轮轮胎(601058)深度研究报告:双反落地成就贸易优势 产能投放成就高增长

研究机构:华创证券 研究员:张文龙/冯昱祺 发布时间:2021-05-30

  民营轮胎巨头,定增完成公司进入发展新阶段。公司成立于2002 年,2011 年成为国内首家上市民营轮胎企业。公司是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示范基地,目前在青岛、东营、沈阳、潍坊、越南等地建有生产工厂,并拟在柬埔寨拓展第二个海外生产基地。公司轮胎主要面向海外替换市场,产品远销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 年3 月,公司完成12.3 亿元非公开发行,实控人袁仲雪董事长持股比例从19%提升至27%,控制权进一步稳固。根据美国《轮胎商业》发布的“2020 年全球轮胎企业75 强排行榜”,公司位列国内轮胎企业第三,全球第十七名。

  轮胎进入中国供应全球的阶段,景气度持续上行。在单厂模型下,与中国企业相比,海外轮胎厂单厂规模小,数量庞大的老工厂智能化水平不足,费率管控低效,使其在高产品价格下回报率还低于中国企业,与此同时,中国轮胎企业已经完成了基础性的技术积累,凭借着优势的现金流正在大举进行资本开支,部分企业甚至已经穿越整车配套价格带,中国轮胎供应全球的趋势正在加速。

  从景气度的角度看,国内配套、国内零售和对海外出口共振底部上行,持续回升的趋势较为明确。

  未来两年进入投产高峰期,业绩兑现正当时。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在行业下行期也能保持满产满销状态,2016-2020 年平均产销率99%。未来两年内沈阳项目、潍坊项目、东营项目、柬埔寨项目、越南项目将陆续投产。预计到2023 年底,公司将具有1380 万条全钢+6400 万条半钢+16 万吨非公轮胎生产能力,较2020 年实际生产能力增加80%。我们按照2020 年条胎101 元毛利和17%综合费率计算,新增3480 万条产能满产情况下可增厚15 亿元净利。考虑轮胎尺寸大型化和产品向中高端迈进,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双反落地公司税率最低,东南亚建厂成本优势突出。2021 年5 月25 日,美国商务部公布针对亚太地区双反税率终裁结果,韩国产轮胎征收反倾销税14.72%-27.05% , 泰国产轮胎14.62%-21.09% , 中国台湾地区产轮胎20.04%-101.84%,公司越南工厂双反综合税率为6.23%,属于本次征收范围内最低值。按公司2020 年数据计算,条胎成本仅增加约3.2 美元。东南亚为全球天然橡胶主产地,公司在越南和柬埔寨建厂成本优势突出。

  海外替换市场销售网络成熟,国内配套布局新能源。北美地区是全球轮胎第一大市场,轮胎销量大且单价高。同型号轮胎在美国零售价较国内贵30-50%。

  公司提早布局海外市场,2014-2018 年收购加拿大GOMO 和动力轮胎公司,在北美和欧洲地区拥有2000 多家经销商和成熟的销售团队。公司在北美地区可做到乘用车、商用车和工程轮胎全品类覆盖。国内原配市场积极布局,目前已成为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上汽大通、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华晨汽车、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等轮胎供应商。

  投资建议:按照我们的测算,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2 亿元、27亿元和29 亿元,按照轮胎赛道常见估值水平给予20 倍,2022 年业绩对应目标价17.80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涨幅超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东南亚疫情影响超预期。

公司研究

华创证券

赛轮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