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趋势下,碳应用环节节能提效作用凸显。
零碳能源、节能提效、负排放技术三大路径有望从碳源头、碳应用到碳排放共促碳中和愿景实现,其中,节能提效作为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常常被忽视。据The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下,节能提效、可再生能源、燃料替代及CCUS 等方式对205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10Gt 左右的贡献度分别为37%、32%和32%。
双良节能:起家于溴冷机,“节能节水+新能源业务”一体两翼布局渐成。
双良节能主营的溴冷机、换热器、空冷器是节能节水技术应用的关键设备,其中溴冷机、换热器主要用于节能提效,空冷器具有显著节水效果,此外,还能够结合客户需求设计定制化工艺包,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下游主要是电力、煤化、炼化、多晶硅等需求具备一定周期属性的高能耗行业,上市以来,通过努力拓宽各类产品应用场景和下游客户覆盖范围,公司业务在波动中逐步成长,2020 年实现营收20.72 亿元,2006~2020CAGR 达到7.3%(不考虑已剥离的化工业务的影响)。目前公司拳头产品溴冷机市占率居前,换热器在高端空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延伸了PTA、多晶硅、半导体等多个应用场景,空冷器在电力、煤化工领域保持着第一的市场地位。新能源业务方面,多晶硅还原炉已与众多硅料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市占率超过70%。
高能耗工业“技改”有望激发节能节水装备需求增长。双碳目标下,碳减排需求转趋刚性,未来低碳发展趋势将愈发常态化,节能与碳减排直接挂钩,相关需求有望提升。当前我国节能节水技术渗透率还相对较低,其中工业燃煤机组烟气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中央空调热水锅炉、双源热泵废热梯级利用技术等节能技术渗透率不足5%,表面蒸发空冷器、循环冷却水空冷节水装置等节水技术渗透率不足1%。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相关技术推广比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能耗双控政策加码料将推动其加速推广。公司传统业务在高端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有望充分受益。
硅料启动大规模扩产拉动设备需求高增。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硅料厂商已公布122.5 万吨扩产计划(其中颗粒硅40 万吨),产能有望在2021~2024 年陆续释放,已公告项目有望带来50~58 亿元多晶硅还原炉需求、33~41 亿元节能节水装备及撬块配套需求。2020 年4 月以来,公司已斩获多晶硅还原炉及相关模块订单13.7 亿元,预计随着硅料扩产项目陆续招标,公司多晶硅还原炉订单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从装备到材料,期待硅片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2021 年3 月15 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对外投资包头一期20GW 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若20GW 项目成功落地,材料业务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4、3.33 和3.87 亿元, EPS 0.16、0.20 和0.24 元,对应PE 34、26 和23 倍。考虑到碳中和趋势下,节能节水技术应用有望提速,以及硅料大规模扩产启动带来大量硅料设备需求,公司作为设备领域龙头有望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给予2022 年30 倍估值,一年期目标市值99.9 亿元,目标价6.12 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节能节水装备收入确认不及预期,节能减排、节水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硅片项目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