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21 业绩公布:1Q2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6%至人民币311.2 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5.6 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2 个百分点至15.1%,销管研费用率同比下降3.3 个百分点至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约人民币6.5 亿元至盈利约人民币13.4 亿元(扣非后单车盈利约人民币3,941 元 vs. 2020 全年约人民币3,451 元);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上升、以及单车固定摊销成本与单车返利环比增加等因素影响。
新车型销量爬坡仍有望带动单车盈利修复:1)1Q21 长城销量同比增长125.4%至33.9 万辆(相比于2019 同期增长19.4%);其中,坦克300 销量约1.4 万辆(已于4/19 恢复预定,当前累计订单表现充沛)。2)我们预计2H21E 芯片短缺有望逐步缓解;其中,预计强车型周期的车企或将具有较强销量修复弹性。
3)2H20 长城新车型周期陆续开启,包括哈弗H6 第三代/大狗、坦克300、欧拉好猫;此外,公司于上海车展亮相哈弗/WEY /坦克品牌的多款车型,2021E规划上市10+款包括哈弗初恋/赤兔与WEY 摩卡/玛奇朵等全新车型、以及多款换代车型(M6 中改款等)。预计新车型周期驱动的2021E 公司总销量稳步增长、以及全新平台的换代/新车型销量爬坡带动的单车盈利修复前景依然可期。
新能源销量爬坡,自动驾驶核心领域稳步推进:2020/12/30 长城发布咖啡智驾331 战略;其中,2021E 上市搭载Ibeo 激光雷达的WEY 摩卡(达到全车冗余的L3 级智能驾驶能力,配有NOH),规划2022E-2023E 逐步达到并运用L4 级自动驾驶系统(2022E 有望搭载高通芯片)。我们判断,1)长城在动力系统技术革新与自动驾驶推进方面(柠檬动力平台/坦克越野平台/咖啡智能平台),处于传统车企转型的头部阵营;2)预计市场对智能电动车接受度不断提升(行业2C端需求逐步释放),我们看好公司在自动驾驶核心领域的技术储备与稳步推进。
维持H 股“增持”评级,维持A 股“增持”评级:鉴于1Q21 业绩不及预期、以及纯电动车型占比上升对利润率的拖累,我们分别下调2021E/2022E/2023E归母净利润8%/1%/6%至人民币90.1 亿元/119.9 亿元/139.9 亿元;持续看好2H21E 公司新车型周期前景、以及在自动驾驶核心领域的自主稳步推进规划,维持H 股“增持”评级,维持A 股“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车型上市不及预期;换代/新车型毛利率爬坡不及预期;疫情反复与加重风险;市场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