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虹股份(002419):一季度购百类营收规模增长显着符合预期 维持推荐

研究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研究员:李昂/甄唯萱 发布时间:2021-04-15

  事件

  2021 年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9 亿元,同比增长12.4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67 亿元,同比增长233.09%;实现归属母公司扣非净利润0.08 亿元,同比增长108.26%。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3.4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93%。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客流恢复、购百类营收规模提升显著;会计准则变更对本期内净利影响约为1.27 亿元

  2021 年Q1 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33.6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 亿元;其中主营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6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4.31 亿元,在总营收中的份额占比较2020 年末进一步提升1.80 个百分点至96.89%,同时贡献了全部的规模增长,抵消了由于其他业务下滑带来的规模萎缩影响。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测算公司的地产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管理输出和加盟店等项目)合计实现营收约1.05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0.59 亿元。本报告期内公司公告加盟、管理输出的购物中心和百货类门店共计4 家(较2020年末减少3 家,较2020Q1 减少4 家)。

  我们主要关注公司零售板块内的业务发展情况。从业态的角度来看,购百(自营)/超市(自营)/便利店2021Q1 分别实现销售额64.47/26.36/1.01 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1.10/1.01/0.17 亿元;对应营业收入分别为10.87/21.46/0.68 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27/0.30/0.06 亿元。其中购百类可选消费渠道2020 年初受疫情影响经营较大,且公司上年同期对租赁和联营供应商大力度给予减免租金及管理费的支持(约2.67 亿元),今年一季度线下客流恢复情况乐观,因此购百类销售额与营收出现明显改善提升符合预期;而超市等必选业态去年同期高速增长,居家隔离期间对于生鲜、食品、日用品类商品需求稳定,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本报告期内仅实现小幅提振。

  从店龄结构来看,公司的可比店(2019 年1 月1 日前开设的直营购百及超市门店)2021Q1 共实现销售额73.89 亿元,较2019 年同期减少约0.75 亿元,即公司可比店部分的经营已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销售额中剩余16.94 亿元增量源于新增门店。与销售额相似,可比店实现营收26.63 亿元,较2019 年同期轻微提升0.85亿元,新增门店贡献5.70 亿元营收增量。2019 年以来至今,公司新开19 家购百(含3 家加盟店)和35 家超市(含21 家独立超市)从不同业态的可比店(2020 年1 月1 日前开设的直营门店)经营情况来看,购百/超市/便利店2021Q1 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9/19.65/0.37 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化约+4.00/-1.17/-0.01 亿元。

  同时可以推断可比店(2020 年1 月1 日前开设的直营门店)合计贡献约30.60 亿元的营收以及2.83 亿元的营收增量,2020 年的新增门店(包括购百、超市及便利店)合计实现营收2.04 亿元。2020 年全年公司净增购物中心及百货/独立超市分别为7/12 家,2021Q1 公司新开1 家购百、1 家sp@ce 独立超市以及14 家便利店(关闭18 家便利店,实际净减少4 家),深圳中航城天虹购物中心与深圳深南天虹合并为“深圳中航城天虹购物中心”,报告期末,公司共经营购百业态门店98 家(含加盟、管理输出4 家)、超市业态门店116 家(含独立超市30 家),便利店197 家。

  从零售板块的覆盖区域范围来看,华南区/华中区/东南区/华东区/北京/成都地区分别实现营收21.99/6.54/2.04/1.29/0.61/0.17 亿元,对应营收增量分别为2.51/0.98/0.38/0.38/0.07/-0.01 亿元。其中公司的大本营华南区(广东)仍占据零售营收的主要份额,占比高达67.38%并贡献约58.16%的零售业务增量,考虑到本报告期内的营收提升主要依靠购百业态,而目前公司现有的98 家大店中有47 家位于华南区,由此华南区规模改善明显符合预期。

  公司2021Q1 实现归母净利0.6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7 亿元;对应归母扣非净利为0.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8 亿元。本报告期内公司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在新租赁准则下新增加了对相应租赁负债按实际利率法计提的“利息支出”和对使用权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已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的承租合同支出不再计入“租赁费用”,同一租赁合同总支出将呈现“前高后低(即租赁前期较高,再逐年减少)”的特点,但租赁期内总支出与原准则下相等;根据公司的公告披露,新会计准则对公司2021 年全年利润影响约5.8 亿元。按照旧租赁口径核算,公司2021Q1 实现归母净利1.94 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35 亿元;故可以判断会计准则对于归母净利及扣非归母净利的影响为1.27 亿元。本期公司共确认非经常性损益5849.0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94.48 万元;其中政府补贴录得2660.0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24.64 万元,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1249.05 万元至2559.10 万元。

  综合毛利率提升0.43pct,期间费用率降低3.89pct公司2021Q1 综合毛利率为37.10%,较去年同期提升0.43 个百分点;其中主营零售板块毛利率达到35.46%,较上年同期减少0.10 个百分点;从公司披露的可比店数据来看,超市/便利店可比店毛利率分别录得24.04%/41.01%,分别较上年同期减少0.55/0.41 个百分点。

  公司2021Q1 销售净利率为1.98%,同比提升3.62 个百分点;期间综合费用率为35.12%,相比上年同期减少3.87 个百分点。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为别录得29.73%/3.08%/ 2.32%,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化-6.14/-0.35/+3.63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0.41%,与上年的0.42%基本持平。会计准则的变更一方面会影响折旧摊销的成本,因此可能会直接影响营业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项目,从而影响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等;同时也会计入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对财务费用率造成影响。

  重点发展数字化与智能技术,提供便利高效服务公司线上平台销售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12%。平台服务收入同比提升137%。近6200万人次通过天虹APP 及天虹小程序交互获取信息或消费。天虹整体数字化会员人数约3273 万,数字化会员销售额占比达82%。线上商品销售及数字化服务收入GMV 逾15.7 亿元。进一步优化超市数字化,在形成极速达+次日达+全国配业务矩阵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超市线上网络覆盖全城的数字化能力,提高门店效能。超市到家销售同比增长11.5%。全面运营购百数字化,在线经营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导购连接、社群运营、在线直播等多种方式沉淀、经营私域流量,并实现高效转化。截止报告期末数字化平台覆盖2.6 万个线下专柜,环比2020 年四季度增长37%,全国门店实现商品供应链共享,购百门店线上网络覆盖全国,其中百货专柜到家销售同比增长3 倍。

  购物中心运营上线餐饮外卖与服务预约。

  积极把握节假日时点促进线下消费客流回升,持续调整门店内容优化到店服务购百抓住重大营销节点,积极组织营销与体验活动;2021 年着手对深圳中航城天虹购物中心、龙华天虹购物中心、宝安天虹购物中心等进行重点门店内容与体验服务的升级与调整改造。

  公司创新打造时尚穿搭、亲子玩乐、欢乐聚餐、食物探索、私人管家五大场景服务,完成超级客服“一键找天虹”入口的整合(APP/小程序/公众号、超市/百购门店的客服入口统一接入全国客服中公司超市持续加强战略核心商品群的打造,业态优化升级。超市销售同比增长4%。

  公司战略核心商品群突显成效,销售额同比增长5%。其中,国际直采实现销售同比增长20%;自有品牌销售同比增长10%;3R 商品(Readytoeat、Readytoheat、Readytocook),销售同比增长15%。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进驻广东、江西、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北京、四川共计8 省/市的33 个城市,共经营购百业态门店98 家(含加盟、管理输出4 家)、超市业态门店116 家(含独立超市30 家),便利店197 家,面积合计约419 万平方米。公司持续拓展门店网络,新开1家购百、1 家sp@ce 独立超市以及14 家便利店;深圳中航城天虹购物中心与深圳深南天虹合并为“深圳中航城天虹购物中心”;关闭18 家便利店;签约1 个购百项目、2 个独立超市项目;解约2 家未开业购百项目。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在百货、购物中心、超市和便利店多种业态中以服务领先、质量领先为特征优势,在行业独树一帜。公司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数字化技术深耕线上服务,通过业态升级打造优质服务,通过供应链转型提供高效服务,提升商品品类管理效率。结合2020 年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2021 年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支撑:①疫情的冲击影响同比减少,由此带来上半年购百的恢复性增长预期明确,支持存量门店营收稳健发展;②2020 年新开店多集中在下半年,叠加2021 年春节自1 月末后置至2 月初,对应新店以及节假日带来的客流、销售额增量会直接体现在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中;③下半年同店基数效应可能缺位,但利润水平料仍能在数字化的带动下为公司注入积极预期。长期来看,公司扩张步伐稳健,外延方面门店储备项目充足;购百以及独立超市的可比店面积高速增长可以继续支撑公司可比店规模改善。在更新后的会计准则之下,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2/2023 年将分别实现营收147.65/185.14/238.20 亿元,根据新公布的会计准则核算将归母净利润调整为2.92/3.79/5.19 亿元,对应PS 为0.69/0.55/0.43 倍,对应EPS 为0.24/0.32/0.43 元/股,PE 为35/27/20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市场竞争分流的风险,零售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创新业务培育期较长的风险,快速开店带来的开店质量的风险。

公司研究

中国银河证券

天虹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