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000100)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点评:面板业绩弹性显现 21年量价齐升可期

研究机构:华创证券 研究员:耿琛/熊翊宇 发布时间:2021-04-14

  事项:

  公司预告 2021 年 Q1 净利润 30.5-34.2 亿,归母净利润 23.2-25.5 亿,同比增长470-520%。

  评论:

  华星光电盈利弹性凸显,全年业绩高增可期。Q1 业绩环比 Q4 基本持平,主要系 Q4 产业金融投资利润贡献占比过高,产业金融投资收益大幅回落,中环股份受益于光伏产业景气贡献部分增量,实际华星光电 Q1 业绩环比增长强劲。

  大尺寸面板价格环比四季度持续上涨,伴随 T7 线开始爬坡,苏州三星线 Q2开始并表,21 年显示面板业务量价齐升可期。

  拟定增 120 亿募投 IT 产线,产品线均衡发展。公司近期披露定增计划,拟募集 120 亿用于投资建设华星 T9 线,建设一条 180K/月的 8.6 代线,主要用于生产 IT 显示面板。华星光电在 TV 面板领域优势明显,但 IT 产能比例低,该项目将有效增强其在 IT 领域产业地位,预计投产后 IT 面板份额进入前二,实现 IT 产线对台系厂商的份额替代。华星收购三星显示苏州工厂 60%股权,已于 21 年 4 月开始并表,大尺寸业务产能迅速扩张。综合竞争优势。新技术方面公司战略入股日本 JOLED,加速印刷显示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与三安半导体共同投资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于 Micro-LED 技术开发;收购茂佳国际,建立大尺寸 TV 和商用显示、中尺寸 IT 和车载等产品的客制化及一站式服务能力。自建的武汉 T7 线已经进入爬坡阶段,T4 线的二期三期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公司产能规模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长周期看 LCD 面板难以回到过剩状态,紧平衡或为新常态。LCD 新增产能投资高峰已过,国内厂商的高世代线技术全球领先,资本和技术壁垒大幅提高扩产门槛,而国内亦在收紧面板投资审批,TCL 科技的广州 T9 审批周期长表明政府决策审慎,高世代线 400 亿以上的投资门槛缺乏政府支持难以推进。可预见的 2-3 年内国内无大量新增产线投资,即便当前价格下韩厂暂缓退出,行业供给依然偏紧,需求侧大尺寸化趋势确立,LCD 作为最具性价比优势的显示技术将长期稳定存在,mini/micro 直显、大屏 oled、激光显示技术颠覆 LCD行业不具备成本优势。行业长期看有望从当前的供不应求转向供需紧平衡,国内两家龙头厂商有望凭借先进产线和规模优势获取超额利润率,盈利中枢显著提升。

  短周期看供需依然偏紧,全年看面板价格有望持续上涨,业绩环比持续增长可期。展望全年看,行业需求依然旺盛,疫情改变社会模式,显示需求持续向好,IT 类需求维持强势,电视大尺寸趋势加速,车载商显等新场景加速渗透。

  供给侧新产线爬坡增量有限,驱动 IC 和玻璃缺货制约行业有效供给,龙头厂商供应链稳定份额加速集中,全年面板价格有望维持温和上涨态势。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前面板供需形势依然偏紧,需求侧受全球经济复苏和各国财政刺激韧性十足,大尺寸化趋势加速消耗产能,车载商显等应用场景丰富提升行业需求中枢;供给侧短期 IC 和玻璃缺货制约行业有效供给,并加速小厂退出,中长期看行业转移基本完成,华星 BOE 坐稳全球领头羊地位,LCD 面板有望进入寡头竞争格局,行业盈利中枢持续提升。半导体光伏受益于碳中和的长期目标迎来发展良机,2021 年全年并表贡献增量。考虑华星在面板领域的竞争优势,我们上调公司 21-23 年 EPS 预测为 0.8/0.91/0.96 元(原预测 21-22 年为 0.73/0.81 元),参考面板行业上一轮景气周期的历史估值水平,结合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和贴现率水平,给予 2021 年 15-18X 估值,调整目标价区间 12-14.4 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LCD 面板价格下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OLED 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OLED 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公司研究

华创证券

TCL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