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项:
公司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0.42亿元,同比下降3.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14.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15.4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8元(含税)。
平安观点:
轻量化业务贡献营收增量,电控产品ASP 下滑。2020 年国内乘用车产量为1999.4 万辆,同比下降6.5%。公司全年营收同比下降3.6%,好于整车行业。分产品看,盘式制动器销量168.5 万套,同比-8.0%,收入为12.23 亿元,同比-9.0%,ASP 为726 元,同比-1.1%;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680.5 万件,同比-1.4%,收入为8.51 亿元,同比15.3%,ASP 为125 元,同比16.8%;电控制动产品销量83.8 万套,同比-6.8%,收入为7.71 亿元,同比-11.7%,ASP 为920 元,同比-5.3%。轻量化业务营收和ASP 均有较大的提升,盘式制动器和电控产品销量降幅接近行业降幅,单价方面,盘式制动器基本稳定,电控产品降幅明显。
可比情况下,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销售费用率下降,研发费用逆势上涨。2020 年销售费用大幅下滑,销售费用率为0.88%,主要由于新会计准则之下将运输费用和包装费用计入营业成本中,若扣除该影响,销售费用同比下滑12.5%(2019 年可比销售费用为3071.2 万元,销售费用率为0.97%)。由于新会计准则也影响了公司毛利率,使用新准则重新计算2019 年的毛利率为24.6%,而2020 年毛利率为26.4%,提升1.8 个百分点。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1%,研发费用率从2019 年的4.04%提升至2020 年的5.75%,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了10.4%。
EPB 和轻量化产品新项目持续增加。2020 年,公司新增开发项目149 项,涉及39 个新车型。其中,新增EPB 项目43 项,新增轻量化项目19 项:2020 年11 月公司轻量化项目新增1 个国际著名主机厂商全球平台项目(前后转向节),依据客户量纲显示项目车型单年度最高量产超21 万辆,2020 年12 月公司轻量化项目增加1 个欧洲著名主机厂商全球平台项目(铸铝控制臂),依据客户量纲显示项目车型单年度最高产量超48 万辆。EPB 和轻量化产品作为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公司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根基。
线控制动产品即将量产,ADAS 已获定点。线控制动系统(WCBS)已于2019 年7 月完成新产品发布,目前年产30 万套线控制动系统生产线已经完成调试,2021 年将有三个以上车型批量生产。
ADAS 产品方面,公司自2019 年四季度开始自主研发的基于前视摄像系统的ADAS 技术,A 轮样机于2020 年8 月已经实现装车测试,目前已经获得两个以上客户的定点项目,预计2022 年上半年量产。未来公司将以线控制动为核心,并联动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进一步提升竞争壁垒,构筑更强的护城河。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汽车制动领域的龙头企业,在EPB 领域已具备了同外资企业竞争的能力,客户结构优化,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出货量。线控制动的 One Box 技术路线明确,公司具有先发优势。此外,公司在轻量化铸铝领域有望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考虑到电控产品竞争较为激烈,我们调整公司未来2 年的盈利预期,并新增2023 年盈利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8、6.97 和8.56 亿元(原有2021 年至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2 亿元和7.49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0.0 倍、16.0 倍和13.1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受全球疫情和宏观经济下滑影响,汽车作为可选消费品,其销量如果出现大幅下滑,对公司将产生巨大的影响;2)电动化、智能化不及预期:公司EPB、 OneBox 受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影响,如果以上产品的渗透率不及预期,公司的业绩将无法达到如期水平;3)公司 One Box 产品技术和质量不及预期:如果公司 One Box 产品在量产车型中由于技术、产品稳定性或产品质量等原因出现严重的问题且公司无法解决,则对公司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