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营业收入符合预期,受益核心客户新品周期拉动,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98.5 亿元,YoY+12.2%,归母净利润实现28.4 亿元,YoY-2.8%。其中2020Q4 受到核心客户新品换机周期拉动,公司单季度营业收入123.9 亿元,YoY+33.5%,归母净利润14.6 亿元,YoY+19.7%。考虑公司资本开支增加,我们下调2021-2022 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34.3/36.8(前值为34.6/37.4)/39.8 亿元,对应EPS 为1.48/1.59(前值为1.50/1.62)/1.72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23.0/21.5/19.9倍,考虑到公司是海外大客户软板的核心供应商,未来持续受益软板市场扩容与份额提升,具备技术实力与优质的管理能力,维持“增持”评级。
非A 客户与非手机类产品增长,Q4 单季度受人民币升值的汇兑损失影响非手机类产品拉动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收入及毛利率双升,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67.0 亿元增长至2020 年的86.3 亿元,毛利率由17.5%提升至22.9%,YoY+5.4 pct。2020Q4 公司淮安、秦皇岛工厂转固带动固定资产环比增加24.7 亿元,压制公司单季度毛利率至22.2%(YoY -5.1 pct)。费用端,公司以美元结算收入,导致人民币升值持续增加公司财务费用,单季度财务费用达到1.5 亿元。
2021 年稳扎稳打布局高端硬板业务,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公司规划2021 年资本开支55 亿元,与2020 年资本开支基本持平,用于扩充台湾高雄FPC 及庆鼎精密(淮安)软板产能,并向硬板领域投资高端HDI、SLP、PCB 高阶硬板项目。公司预计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328.4-358.2 亿元(YoY+10~20%),净利润实现31.2-34.1 亿元(YoY+10~20%)。新品研发方面,公司开发高阶自动驾驶车用网域控制器板产品认证,IC 内嵌技术于高阶硬板类载板、系统单封装类载板领域的应用,下游应用有望从消费电子类切入汽车类。
风险提示:原材料覆铜板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HDI 业务导入不及预期、汽车板竞争加剧、显卡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