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0.23 亿元,同比增长35.76%;归母净利润16.13 亿元,同比增长25.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78 亿元,同比增长28.83%;经营性现金流13.25 亿元,同比下滑2.75%。
流感疫苗成为公司业绩核心增长点:受益于疫情防控下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提升,以及公司产能的释放,公司疫苗业务实现高增长。2020 年公司疫苗板块实现营收24.2 亿元(+132.07%),根据中检院批签发数据,公司共实现流感疫苗批签发2315.3 万剂,占全国流感疫苗批签发量的40.16%,其中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签发2062.4 万剂,占全国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签发量的61.41%,流感疫苗的生产量和销售量继续保持行业首位。尽管四价流感疫苗竞争者不断增加,但目前市场渗透率仍较低,市场空间广阔。新产品研发方面,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已完成临床试验并申报药品注册,破伤风疫苗接受了药监局现场核查,新产品研发的不断推进,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疫苗公司分拆上市工作稳步进行,已于2020 年11 月正式向深交所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并于2020 年12 月3 日获得受理。疫苗公司拆分上市后,在研发管线、产能扩张等方面有望持续提升,为公司业绩持续助力。
血制品受疫情影响承压,预计21 年将稳中有升:2020 年公司血制品板块实现收入25.91 亿元(-1.99%),其中人血白蛋白实现收入9.57 亿元(-2.22%),静丙实现收入8.24 亿元(-7.49%),其他血制品实现收入8.1 亿元(+4.63%)。疫情期间防控措施对于浆站采浆造成影响,因此对血制品生产销售有一定影响。2020 年国内总体采浆量预计8300 多吨,较2019 年下降8%左右,公司通过加大对献浆员的宣传发动,挖掘现有浆站的采浆潜力,2020 年公司采浆量为1000 余吨,采浆量与2019 年基本持平。根据中检院批签发数据,2020 年公司白蛋白批签发256.41万瓶(10g 计),同比减少13.14%;静丙批签发132.86 万瓶(2.5g 计),同比减少27%;乙免批签发23.83 万瓶(200IU 计),同比增长86.25%;狂免批签发125.86 万瓶(200IU 计),同比减少16%;破免批签发166 万瓶(250IU 计),同比减少0.2%;PCC 批签发60 万瓶(200IU 计),同比增长40.40%;八因子批签发54 万瓶(200IU 计),同比减少14.05%。新产品方面公司研发的采用层析分离纯化工艺和纳米膜过滤+低pH 孵放双重病毒灭活去除病毒工艺技术研制的三种规格的新一代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取得《临床试验通知书》;公司研发的新工艺人纤维蛋白原和层析工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取得《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进一步提高了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重庆公司研发的人凝血因子Ⅷ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已完成临床研究工作并已申报生产。
生物药临床进展顺利:研发的新药重组Exendin-4-Fc 融合蛋白注射液(适应症为:
II 型糖尿病患者,辅助饮食和运动治疗改善血糖控制)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正按计划开展临床研究。基因公司已有7 个单抗品种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其中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目前均已进入III 期临床研究阶段,德尼单抗、帕尼单抗和伊匹单抗已经进入I 期临床研究,正在按计划开始临床试验,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作为血液制品行业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上游浆源掌控能力、丰富的产品线和高效的生产效率。四价流感疫苗作为重磅品种,将在未来2-3年持续为公司贡献利润。预计2021-2023 年营收分别为58.98 亿元、67.33 亿元、79.76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68 亿元、25.24 亿元、32 亿元,维持买入-A 建议。
风险提示:疫苗公司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疫苗产品风险,采浆量低于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