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兴瑞科技于2021 年3 月24 日发布2020 年年度报告,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40 亿,同比增长1.65%;实现营业利润1.44 亿元,同比下降7.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 亿,同比下降7.98%。
2020 全年利润的微小下滑因于疫情,成长重在未来。整体来看,公司2020 年利润数据虽然略有下滑,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上半年疫情的冲击影响,从二季度后的单季数据来看,都已经步入正向增长,而且三四季的单季毛利也都站稳了30%以上,考虑到公司近年来产品结构的调整,东南亚制造基地的投入和达产,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新产品的开发投入,这样的成绩已经难能可贵。接下来的未来两年,公司传统业务有东南亚产能增量,能源汽车领域的全新业务也开始快速成长,成长性将有望得到充分体现。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镶嵌注塑件成长迅猛。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的各类部件进化发展中,因为与传统汽车动力、结构,布局的大幅变化,组件和模组的新设计、应用层出不穷。而这些新的构件产品因为大部分过去在机械车型上不使用,因此都是全新设计的,对精密结构件的安全性、精密性和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能源车所特别重视的单元化、集成化和模块化方面,显然是兴瑞科技躬耕多年的镶嵌注塑件的重要主战场,公司2012-2019 年潜心突破这项制造工艺,在2019 年末就取得了松下的十年采购合作意向书,在2020 年这一领域就实现了从零到几千万销售的突破,进展速度很快。公司的2020年报中也着重对这一领域的应用类别、客户结构、技术路径等做了介绍,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去和往年的年报做一个对比。当下公司的供应主要聚焦于各类BDU 组件和连接器组件,在未来几年里,向其他车载应用领域以及不同品牌客户的扩展会令公司这一分属下的销售占比大幅提升,精密镶嵌注塑件有望成为公司持续成长的中坚力量。
兴瑞科技的竞争优势体现于全面布局和深邃的客户合作。在兴瑞科技的日常交流中,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何公司能够在诸如BDU 这类产品的供应上突然冒尖,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何在 首先,前文我们已经提及,公司在精密镶嵌注塑方面已有六七年的技术铺垫与积累,冒尖并不突然;其次,公司机械车时代一直有向松下、HELLA、ALPS、BOSCH 这类全球一线汽车电子厂商供应产品,只是市场对彼时的兴瑞了解并不深入;第三,公司在传统结构件与外观注塑件领域的客户虽然都是一线海外客户,诸如康普、特艺、萨基姆(分别是国际家用智能终端制造领域的前三),但这些客户对于大多数国内投资者而言较为陌生,因而导致兴瑞的真正能力一直未能得以被市场展开和挖掘。兴瑞在冲压、注塑、金属连接、模具设计、元件集成等领域数十年的基础(可以完成高度集成化的产品直接交付客户),包括这次市场非常关心的类似于鱼眼端子等多领域的专利布局卡位,以及和整车、电池、Tier1 厂商多年的合作过往,才是兴瑞区别于其他国内竞争对手的最大利器。
投资评级与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显然,公司当下新能源汽车关键构件模块单元一线供应商的“标签”已经蔚然成型,放眼全球,既能把客户要求的集成化设计做好,同时具备金属冲压和塑料注塑的高精度制造能力、并且能突破海外连接器大厂特殊专利包围网的国内公司只有兴瑞。我们看好公司的双线发展策略,智能终端产品线未来将在为客户本地化配套的贴身策略下保持复合25%以上的成长,而新能源汽车方向上则具备更加丰裕的弹性。预估公司2021-2023 年利润将有望达到1.93、2.86、4.12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估值分别为20.40、13.80、9.59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再次衰落,(2)5G 终端和汽车电子下游需求增量不及预期;(3)越南工厂达产进度不及预期。(4)公司海外订单落地节奏慢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