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1 年1 月销量:1 月销量25.2 万辆,同比+87.2%,环比+25.6%。自主品牌(重庆/河北/合肥,下同)1月销量15.9 万辆,同比+95.1%,环比+64.1%。长安福特1 月销量3.0 万辆,同比+96.1%,环比-3.2%。长安马自达1 月销量1.2 万辆,同比+33.8%,环比-15.0%。
分析判断:
自主合资强势增长带动1 月销量创新高
公司1 月整车销售25.2 万辆,同比+87.2%,创2019 年以来的新高。乘联会预计1 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09.0 万辆,同比+21.6%,公司1 月销量同比增速远超行业预估增速。
分品牌看,1 月销量增长的主要构成为:1)自主品牌销量强势增长。UNI-T 销量1.2 万辆,连续第7 个月销量过万。
CS75/55/35 系列销量依次为4.2/1.3/1.2 万辆,同比增速+63.6%/+17.5%/+19.3% 。逸动系列销量2.4 万辆, 同比+258.8%。欧尚系列销量3.0 万辆,同比+58%;2)长安福特延续强势,同比+96.1%。预计2020 年上市的一系列车型贡献了主要增量,如福特锐际、锐界、探险者以及林肯冒险家、飞行家等;3)长安马自达稳步增长,同比+33.8%。预计SUV 新车型CX-30 贡献增量。
自主供给质变+合资新车投放合力贡献增量
公司自主品牌受益正向开发技术积累转化,新车竞争力持续增强:1)首款高端车型UNI-T 获得蓝鲸动力+智能交互+高阶自动驾驶(有条件实现L3)赋能,产品力强大,2020 年6月上市至今累计销售逾8 万辆,已成爆款;2)CS75 系列1 月销量已创新高,CS75Plus2.0T 配置蓝鲸2.0T 高压直喷发动机+爱信8AT 变速箱,动力性出众,1 月销量或超3 万辆。同样,在产品力提升供给质变的驱动下,CS55、CS35、逸动、欧尚、凯程1 月销量均维持在1-3 万辆,市场表现良好。
公司自主新车型规划饱满,增量可期:1)UNI 系列计划2021 年开始5 年推5 款新车型,今年初UNI-K 上市后,下半年将发布首款轿车;2)经典序列车型将在2021 年推出9 款全新或升级车型;3)CHN 新平台首款车型或于2021 年底首发。
合资品牌增量来自新品投放。长安福特:1)预计锐际、锐界、探险者等SUV 新投放车型月销已达3,500/4,500 量级;2)林肯冒险家/飞行家的月销量预计可维持在4,500/1,500 的量级之上,高单车价值贡献高盈利。长安马自达:昂科塞拉依靠成熟动力总成+稳定性能表现,维持8,000 量级月销表现,SUV 新车型CX-30 稳定贡献2,000 量级月销增量。
合作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引导品牌向上
公司同华为以及宁德时代在高端电动智能汽车方面的合作将使公司在产品和业务层面长期受益:1)公司或能借力科技巨头提升智能化水平(例如建立数据闭环的能力),以加速形成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竞争力;2)深度合作或倒逼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体系优化升级,以匹配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开发的需要,建立智能汽车时代的业务架构领先优势。当前的合作布局或将同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的业务协同,在长期的维度上持续促进公司产品及业务层面的优化升级,使公司在电动智能时代的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品牌向上,长期获益。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周期底部向上驱动需求回暖,公司战略聚焦两大核心资产:1)长安自主,产品周期上行量价齐升;2)长安福特底部向上,边际改善。自主正向研发供给质变撬动需求+合资新车投放产品结构优化,助推新品周期,贡献增量。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公司2020-2022 年的营收为839.0/928.1/1022.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0/54.0/60.3 亿元,对应的EPS 依次为0.63/1.01/1.12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 为28/18/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老车型销量下滑,新车型销量爬坡不达预期;降本控费效果不达预期;长安福特战略调整效果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