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为116.66 亿和24.16亿,分别同比增长11.18%和13.49%,实现每股收益0.69 元。
行业景气度拐点得到印证,2020Q4 业绩创历史新高。行业层面看,粗纱和电子纱景气度在2020 年9 月份先后出现拐点,受益于景气度上行,测算公司2020Q4 销量、吨售价和吨净利分别同比增加28%、8%和54%,量价齐升驱动2020Q4 扣非归母净利大增98.77%,单季业绩跟随行业景气度改善出现“V 型”反转,单季扣非归母净利创历史新高。
成本优势和产销全球化护航全年业绩表现。全年来看2020 前三季度行业处于景气低谷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压力之下,虽Q4 拐点出现,但公司玻纤及制品2020 年吨售价受拖累同比仍下降7%左右,受益于智能化产线产品外销在2020 年占比增多,公司成本优势进一步增强,吨成本下降4%左右,毛利率仅下降1.65 个百分点,我国玻纤市场受风电装机需求和汽车热塑市场快速增长的强劲拉动,2020Q1 受疫情短暂冲击后行业需求保持上行,全年整体需求好于海外,公司为满足国内需求一是加快了产线建设使得成都基地提前投产,二是利用产销全球化优势加大了海外工厂内销大陆市场的力度,国内和海外收入占比分别创下历史新高和历史新低。全年来看公司玻纤及制品销量同比增加19%,销大于产,Q4 景气度反转之外,成本优势的继续深化和产销全球化带来的机动销售是驱动全年业绩重回正增的重要原因。
原纱龙头业绩弹性高,竞争优势持续深化。疫情叠加上一轮景气低谷洗礼,目前行业内小企业已经鲜有意愿和能力扩产,叠加行业差异化发展阶段已至,成本优势、产品品质和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增强,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也首次在十四五规划意见稿中明确未来行业产能的定量增速目标,我们认为此轮行业景气度将较往轮将更为平稳,可持续性更强。
作为世界第一大原纱龙头,公司有望充分享受此轮行业景气上行大周期并且竞争优势持续深化,桐乡智能粗纱3 线15 万吨产线有望2021Q3 投产,埃及12 万吨线有望2022H1 冷修复产,继续享受行业高景气状态并助推成本进一步下降,高端产品方面6 万吨电子纱2021 年3 月已点火,且电子纱3 期项目产能由6 万吨扩至10 万吨,产能投放基本同步细纱景气度反转,高端产品占比也将进一步上升,随着美国地产销售的持续火爆,公司美国工厂2021年有望享受美国地产需求高景气盈利继续改善。我们认为景气度和公司质地会带来业绩的确定性,而成本优势深化、产品高端化和国际化谋取长期发展,原纱龙头的步调是周期与成长的共舞。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对行业景气度的最新判断和以上对公司的推荐逻辑,我们预计公司2021 到2023 年的营业收入为155.10、171.98 和185.3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9.40、56.28 和59.09 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42、1.61 和1.69 元,对应的动态PE 分别为16 倍、14 倍和13 倍。
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需求不及预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产能投放超预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