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事项
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2.81亿元,同比增长10.05%;实现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2.54%;经营性现金净流量6.94亿元,同比增长41.42%。
事项点评
Q4业绩显著改善,商誉减值及坏账计提拖累
20Q4公司总营收18.34亿元,同比增49%,环比增33%,四季度出货显著改善。Q4毛利率30.64%,环比下滑3.44个百分点,主要系采用新会计准则,部分销售费用转至营业成本所致。Q4公司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31%,环比增15%;四季度公司集中计提存货跌价、商誉减值及应收账款坏账等损失0.87亿元,拖累公司业绩。
负极材料销量高增长,一体化布局深入、盈利提升2020年公司负极材料实现营业收入36.28亿元,同比增19%,全年负极材料销量62,949吨,同比增38%。20年公司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31.09%,同比增长4.23个百分点,单吨毛利1.79万元,在单吨售价售价同比下滑近15%的情况下保持持平,主要得益于:1)公司负极材料产品的石墨化及碳化自供比例逐步提高,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更加完善;2)负极材料原材料针状焦价格下行;3)公司动力类负极材料产品占比提升;4)出口额显著提升。2020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6.44%,同比提升11.35个百分点,预计公司负极业务海外销售额预计提升至40%。随着公司内蒙紫宸的2万吨负极材料前工序和溧阳紫宸可转债3万吨碳化工序产能于2021年初正式投产,江西紫宸6万吨负极材料前工序和内蒙兴丰石墨化二期产能在2021年下半年逐步投入运营,公司负极材料的全工序一体化产能配套将更加完善。
涂覆隔膜加工业务稳步增长,锂电设备业务长期向好2020 年,公司隔膜及涂覆加工业务收入8.1 亿元,同比增16.6%,其中溧阳月泉基膜产线良品率提升并实现扭亏。20 年公司涂覆隔膜加工量超7 亿平米,同比增24%,涂覆隔膜加工量占国内湿法隔膜出货的26.68%。2020 年,公司涂覆隔膜加工产能由6.5 亿㎡增加至10 亿㎡,受疫情期间的排产因素影响,叠加部分涂覆隔膜业务单价下行因素,20 年公司涂覆隔膜及加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4.8 个百分点。
2020 年,公司锂电设备业务收入4.64 亿元,同比下滑33%,年内涂布机产量318 台,同比提升41%,销量212 台,同比下滑26%;有所下滑主要系公司设备内部交付占比提高所致。公司子公司深圳新嘉拓在国内涂布机领域仍保持领先地位,设备产品进入宁德时代、ATL、比亚迪、LG、三星SDI、中航锂电、亿纬锂能、欣旺达、特斯拉等供应体系,获得主流电池厂商及车企的认可;新产品如卷绕、叠片、注液、化成等设备,凭借公司综合锂电服务商的优势,快速完成产品认证并形成了订单供应。截至20 年底,公司设备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超过15 亿元。随着在手订单的密集交付和新设备订单的快速提升,公司锂电设备业务收入在2021 年度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战略目标清晰,产能加速扩张
负极材料方面,公司将致力于降低单吨投资金额,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单吨能耗和成本的下降;并根据市场需求实施全工序一体化产能建设,确保2021 年将具有10 万吨负极材料及其配套的石墨化、碳化加工的有效产能,并力争在2023 年形成25 万吨以上的负极材料及20 万吨石墨化加工产能以适应行业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涂覆隔膜方面,公司计划确保2021 年20 亿㎡的涂覆加工产能,优先保障下游大客户快速释放的订单需求,并力争在2023 年形成35-40 亿㎡以上的涂覆隔膜加工产能。锂电设备方面,公司计划推进江苏嘉拓生产基地建设,筹建新能源设备工程研发中心,同时积极扩大公司在江苏溧阳、江西奉新、福建宁德、东莞等地的装配集成及配套产能,力争2023年实现600 台锂电设备的产能规模。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和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41亿元、94.21亿元和117.04亿元,增速分别为39.02%、28.34%和24.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08亿元、13.27亿元和16.33亿元,增速分别为51.01%、31.63%和23.06%;全面摊薄每股EPS分别为2.03元、2.68元和3.29元,对应PE为40.87倍、31.05倍和25.23倍。未来六个月内,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新增产能投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