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披露2020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52.81 亿元,同比+10.05%;归母净利润6.68 亿元,同比+2.54%,系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带动公司销量提升。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为2.18%,同比-1.52 pct;管理费用率为9.02%,同比+1.24 pct;财务费用率为3.06%,同比+0.98 pct。
投资要点:
负极材料一体化完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公司负极材料实现收入36.28 亿元,同比+18.84%,全年出货量6.3 万吨,同比+37.57%,负极材料平均售价小幅下降,出货量的提升拉动公司营收增长。公司预计2021 年新增负极材料、碳化产能和石墨化产能分别为8 万吨、3 万吨和5 万吨,未来出货量进一步增加。针状焦价格在20 年持续处于低位加之公司在下半年石墨化产能逐渐释放,上游材料自供致使成本进一步下降。公司负极材料毛利率31.09%,同比+4.23 pct,未来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将持续压缩成本并扩大公司利润空间。
隔膜市占率稳步提升,未来规模化优势明显:公司隔膜全年营收8.1亿元,同比+16.57%。2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提升34%,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独立涂覆隔膜加工商,全年隔膜销量7亿㎡,同比+23.75%,市占率达26.68%,同比+3 pct。20年公司有效产能提升至10亿㎡,并改进工艺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未来公司规模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锂电业务受制客户的交付延迟和应收减值:公司20年锂电设备营收4.64亿元,同比-32.7%,主要系受疫情影响下游小电池厂商应收款回款较慢、交付时间延迟导致公司发出商品金额超6亿元。截至20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超15亿元。未来行业高景气发展,应收账款逐渐回款,预计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将恢复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今年动力电池需求将恢复,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净利润9.95/12.01/15.06亿元,EPS分别为2.01/2.42/3.04元/股,基于公司在动力电池高端负极领域的龙头地位,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动力电池产业链恢复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客户需求波动;产品毛利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