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1 年2 月26 日晚,公司发布2020 年业绩快报,实现收入634.3亿元,同比增长10.01%,实现归母净利润134.0 亿元,同比增长7.96%。
第四季度稳中求进,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加速。公司2020 年第四季度实现收入约214.1 亿元,同比增长20.1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9.6 亿元,同比增长13.1%,2020 年疫情逐步平稳。公司单季度收入呈现逐渐稳步提升态势(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5.2%/6.2%/11.5%),未来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回暖,下游分销商客户备货信心和意愿的增强以及公司EBG 收入的持续发力,我们预计收入端有望持续保持增速提速态势。根据公司2020 年11 月20 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现实背景下,公司2020 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出现了约5 亿元的汇兑损失,而2019年是汇兑收益4 亿元,而2020 年第四季度人民币相对2019 年第四季度的升值幅度更大,因此我们预计2020 年第四季度的汇兑损失大概率不低于5亿元,如果加回汇率对利润的影响,我们预计2020 年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望超过25%,体现了非常强的持续经营加速改善。未来考虑到人员扩张节奏的放缓、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逐步减少、EBG 所带动的解决方案中偏软件成分的增加以及越来越多智能化场景的落地和深入,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保持超越收入端的增长水平。
创新业务孵化初见成效,“脱钩”安防,估值体系有望稳步上行。公司沿着以视频技术为核心、强化客户资源复用、推动自身业务协同的发展方向,从2015 年起,逐步拓展了8 个创新业务(如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等),创新业务的业务发展梯队已经初步形成。未来随着企业数字化打开的市场空间所带来的公司EBG 收入占比的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AI 技术融入到公司的各产品条线,叠加公司创新业务板块的陆续孵化拆分上市,将打破公司的刻板印象,市场对公司的理解有望逐步与传统的“安防”二字“脱钩”,带来估值体系的稳步上行。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 年实现收入约634 亿元、742亿元和869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33 亿元、165 亿元、202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39.1 倍、31.5 倍、25.6 倍,维持“买入”评级。长期展望下,企业数字化有望带来公司的远期市值空间达到6,300-15,900 亿元。
风险提示:国内需求不确定性;贸易关系扰动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AI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业务孵化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