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业绩快报,业绩符合预期。2020 年,预计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3 亿元,同比增长39.88%;归母净利润9656 万元,同比增长44.80%;2020 年度公司利用募集资金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获得投资收益较高,扣除该等投资收益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968 万元,同比增长41.22%。公司2020年Q4 延续了Q3 的高增长态势,预计公司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9153 万元,同比增长65.64%;归母净利润约2790 万元,同比增长58.13%。
角膜塑形镜快速放量驱动增长,人工晶状体实现稳定较快增长。
(1)角膜塑形镜:根据业绩快报,2020 全年,角膜塑形镜实现收入约4,126.04 万元,同比增长479.59%,全年销量突破10 万片,同比增长330%+。公司角膜塑形镜目前共4 款,价格分布在7000 至12000 元。
未来,在角膜塑形镜行业市场总量整体上升的大背景下,公司凭借独特的产品设计、多样化的市场推广,有望使角膜塑形镜业务线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人工晶状体:根据业绩快报,2020 全年,公司人工晶状体实现收入约2.2 亿元,同比增长24.70%。公司人工晶状体业务除2020 年Q1受疫情影响致使销量、收入同比大幅下降40%以上外,Q2-Q4 销量、收入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其中人工晶状体带量采购政策促进了公司终端客户数量的持续增加。根据投资者关系记录,公司人工晶状体产品上市以来,已覆盖国内30 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00 多家医院,并且已出口至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奥地利、卢森堡、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目前中国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率(CSR)达2000+,公司预计这一数值未来至少能达到6000,因此长期来看,增长空间仍然可观。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记录,按出厂价口径,目前国内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在20-30 亿元左右,公司预计未来市场规模或有望达50-60 亿元。国际龙头爱尔康的全球市占率达40%+,鉴于公司是该领域国产龙头,假设未来公司在国内市占率能维持在30%,那么可测算出公司人工晶状体国内业务销售静态天花板则至少在20 亿元左右,且公司现阶段人工晶状体国内业务收入距离理论静态天花板尚有90%的空间。
公司研发投入力度高,为新产品迭代奠定坚实基础。2020 年疫情期间,公司仍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根据投资者关系记录,公司现有研发人员78 名,其中博士6 名,硕士24 名。根据业绩快报,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总额3,992.02 万元,同比增长39.28%。关键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其中: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1UL22、A1UL24、A1UL28于2020 年5 月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取得注册证;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多功能硬性接触镜护理液等护理产品已完成临床随访,准备申报注册;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正在稳步推进临床试验。
投资建议:买入-A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 年-2022 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9.9%、51.7%、39.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4.8%、47.0%、37.4%,成长性突出;首次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进程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后续订单不及预期;未来市场空间及公司市占率不及预期假设水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