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1 年1 月产销快报:单月汽车批发总产量43.0 万辆,同比增长2.7%;单月汽车批发总销量40.3 万辆,同比增长0.7%。其中,上汽乘用车(自主)单月销量5.7 万辆,同比减少4.6%;上汽大众8.6 万辆,同比减少23.8%;上汽通用13.0 万辆,同比增长3.7%;上汽通用五菱销量9.3 万辆,同比增长19.2%。
分析判断:
上汽通用持续改善 新能源和出口表现亮眼
1) 上汽通用:1 月销量达13.0 万辆,同比增长3.7%,其中全新英朗1 月销量达2.7 万辆,同比增长171.6%,别克GL8 销量达1.8 万辆,同比增长25.5%,凯迪拉克销量达2.3 万辆,同比增长18.3%。今年计划上市多款新车型补充市场空白,预计销量有望持续增长。
2) 上汽通用五菱:1 月销量达9.3 万辆,同比增长19.2%,其中售价低于3 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 月销稳定在3 万辆以上,1月达3.7 万辆,环比增长14.5%,凭借极致性价比成为大爆款,持续贡献显著增量。
3) 上汽大众:1 月销量达8.6 万辆,同比减少23.8%,我们判断主要受芯片短缺的影响,帕萨特、途观、途岳、途昂等销量大幅下滑,预计2021Q1 销量短期将继续承压。今年将推出3款MEB 平台电动车,包括ID.4X(紧凑型SUV)、ID.ROOMZZ(中大型SUV)和ID.3(紧凑型轿车)及数款改款新车,其中ID.4X 已于1 月21 日正式开启预售,补贴后的售价199,888-272,888 元,定价较有竞争力,增量可期,有望带动销量止跌回升。
4) 上汽乘用车:1 月销量达5.7 万辆,同比减少4.6%其中名爵系列出口畅销,MG5 月销达1.3 万辆(对比去年同期的744辆),预计随着Marvel R(搭载5G 智能座舱,NEDC 续航里程505km)、荣威iMAX8 等新车型销量爬坡,销量有望改善。
高端智能纯电品牌正式发布 首款车年底交付2020 年12 月25 日,智己汽车成立,注册资本为100 亿元,其中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人民币 72 亿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 53.99 亿元,持有其75%左右的份额)持股72%,阿里巴巴持股18%,为第二大股东,定位“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落地张江智能园区。2021 年1月13 日,智己汽车全球品牌正式发布,两款量产定型车亮相,其中轿车将在4 月上海车展展出并开始接受预订,年底交付,SUV 则将于2022 年交付。
推进新四化发展 迎接行业变革
公司将继续深入推进“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四化战略,具体来看:
a) 电动化:加快提升三电系统的自主核心能力,上汽英飞凌实现全球最先进的第七代IGBT 量产,400 型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研发快速推进,300 型燃料电池技术已在公司多款商用车产品上实现应用,并已获得多家企业的订单;
b) 智能网联化:核心技术产业化持续推进,包括智能驾驶决策域控制器iECU 完成硬件升级、智能车联终端T-Box 已搭载在RX5 MAX 上实现量产、智能底盘中的第四代冗余电子转向系统EPS 完成产品交样等,并成立软件中心“零束”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c) 共享化:享道出行的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000 万人,较年初增长超过40%,全面覆盖网约车业务、企业用车业务、个人租车业务和出租车业务;
d) 国际化:2020 海外整体销量达到 39 万辆,同比增长11.3%,不惧疫情创历史新高,全球化不断加速。
投资建议
乘用车行业顺周期趋势明确,公司作为乘用车龙头,多年来维持高股息率(2019 年分红对应当前股价的股息率为3.3%)。公司目前处于盈利和估值历史底部,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 年营收为7,247/8,020/8,514 亿元, 归母净利为200/285/322 亿元, EPS 为1.72/2.44/2.76 元,对应PE12/9/8 倍,对应PB 1.04/0.93/0.84 倍。给予公司2021 年1.2倍PB,目标价31.45 元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下行风险;老车型销量不达预期;新车型上市不达预期;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效果不达预期;新冠病毒疫情扩张或反复导致供应链体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