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节能服务领先企业,综合能源服务排头兵。公司是全国领先的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城市照明节能投资运营服务商,能够为能源使用提供诊断、设计、改造、综合能源项目投资及运营维护等一站式综合节能服务;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是唯一同时拥有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颁发的工业节能领域5A 级证书、建筑节能领域5A级证书、公共设施节能领域5A 级证书的公司。目前节能服务市场呈现“多而弱”、“小而散”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低;公司作为少数几家大型节能服务公司之一,背靠南方电网,实控人为国资委,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领先。公司收入稳定且盈利情况较好,2018 年以来净利润维持在40%以上的高速增长;招股说明书中披露2020 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9 亿-22 亿元,同比增长25.96%-45.8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6 亿-3.9 亿元,同比增长55.41%-68.37%。受益综合能源服务加速推进,公司业绩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能源革命进行时,市场空间有望充分打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越来越突出,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和任务,使得我国节能服务行业潜力巨大。根据“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到2020 年节能服务业总产值或达6000 亿元。此前,总书记在巴黎气候峰会上宣布,到2030 年,中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 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综合能源服务作为节能服务的再升级,在能源体制变革、“碳中和”目标明确、技术发展等背景下,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进入快速成长期。据国网研究院测算,2020 年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在0.5-0.6 万亿元之间,2025 年在0.8-1.2 万亿元之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35 年或将达到1.3-1.8 万亿元,市场空间有望在未来充分打开。
业务布局响应新能源发展需要,上市拓宽融资渠道。节能服务在公司主营业务中占比最大,2019 年营收占比87%,其中又以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主(营收占比36%)。截至2020H1,公司共运营分布式光伏项目132 个,总装机容量697.87MW;2017-2019 年,分布式光伏营收CAGR约34%,毛利率稳定在60%左右,同时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服务期限多为20-25 年,因此收益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是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此次公司上市,又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包括分布式光伏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筑节能服务拓展项目在内的5 个投资项目,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项目经验优势,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增强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公司经验、技术、资本实力等竞争优势突出。在节能经验方面,从2010 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节能业务,完成多项示范性节能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节能服务经验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技术方面,公司在主要业务领域已建立起完善的开发以及运维管理体系,研发的“看能”
系统可实现智能监控,还可整合设备、人员、技术等关键资源,进行智能分析与自动寻优。在资本和信用方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资金需求较高,中小企业一般经济实力不强,资产规模有限,融资渠道不足;而公司资本实力雄厚,截至2020 H1 净资产超45 亿元,社会信用良好,确保了节能业务发展的持续性。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A 的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 年-2022 年收入分别为20.69、27.57 和36.42 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37.1%、33.3%、3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6.36 和8.50 亿元,增速分别为61.2%、42.8%、33.6%;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不及预期;募投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等。